山西煤炭進入“薄利”時代 企業否認工資依靠貸款發放
煤炭“暴利”時代已然一去不復返。通過對山西部分煤炭企業調研發現,煤價下滑,庫存高企,幾乎成為所有山西煤炭企業之痛,但煤炭產能依然在擴張的道路上繼續前行,銷售價格與成本倒掛現象也沒有普遍出現,絕大多數煤炭企業尚不至于虧損,只是進入“薄利”時代。
庫存高企 產能繼續擴張
“我們營收依然在增長,不可能出現工資依靠貸款發放的現象。”對于日前有關媒體的報道,多位大同煤業集團的部門負責人均表示出不滿之情。
營收的增長主要依靠企業煤炭產能的擴張。不僅大同煤業,從多家煤炭公司了解到,與內蒙古地區煤礦停產限產范圍不斷擴大相比,山西省除了個別小礦,大部分煤礦均在正常生產。
柳林一家民營焦煤煤礦企業負責人表示,由于前期對市場判斷失誤,在市場需求突轉低迷時,企業既有的焦煤無法售出,導致庫存高企。但是,企業并沒有停止繼續挖煤。“雖然利潤率有所降低,但是還會賺到錢”。
產量增加持續超過需求增加量,煤炭企業為什么不停下開采腳步呢?一位煤炭業內人士透露,前年煤炭市場如日中天,采礦投入成本超過億元,誰也沒想到好景氣會突然之間發生逆轉,盡管當下煤炭不好銷售,哪怕利潤再微薄,也要繼續開采、銷售,以收回成本。
不過,現實窘境并不能給予這些“成本回收者們”很好的回應。庫存高企,加上低價進口煤的沖擊,煤價一跌再跌,難改頹勢。“焦煤售價已經從去年的400多元跌倒了如今的280元左右,但是銷路還是不成。”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動力煤方面,目前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已經連續5個月下挫,較2011年價格高點暴跌248元/噸。
外省的統計數字也不容樂觀。據前瞻網了解,4月初,陜西煤炭庫存量287.49萬噸,環比增加28.87萬噸,增幅11.16%,同比增加70.55萬噸,增幅32.52%。山東煤炭市場也是一樣,電廠庫存爆倉,濟南鐵路局已經限裝電煤。
在庫存高企和產能繼續擴大的背景下,即便市場環境有所緩和,需求有所增長,但也將很快被高位庫存和停產復工所消化,煤價反彈難以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游煤炭企業庫存仍在增加,但下游用煤企業的煤炭庫存卻開始減少。首鋼一位負責煤炭采購的負責人介紹,隨著鋼鐵和煤炭價格的同步下滑,公司煤炭庫存已經較以往大幅下降,存煤周期從此前的25天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5到18天。
伴隨著庫存的高企,煤炭產業鏈上銷售部門壓力大增。“以往坐等買賣已經成為歷史。一方面,煤炭銷售價格不斷走低,而回款卻越來越難;另一方面,銷售任務不斷追加,而開拓新客戶和新市場近乎難于登天。”山西煤銷集團一位負責人訴苦道。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山西煤炭企業與鋼材和電廠等下游需求方的議價權已徹底喪失,包括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在內的諸多公司都開始四處奔波、尋找銷路。
此前,地處西北的寧煤集團,客戶固定,與周邊鋼廠簽訂有長期合同,且動力煤主要輻射本地電廠,因此不太會去關注市場走勢,如今企業不得不積極走出來推銷煤炭。
首鋼駐太原辦事處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以往哪怕與煤炭企業長期合作,提出降價要求也是難事,但現在基本不用面談價格了,很多時候,只要發函就可以搞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