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電影創始人彭強:走出體制內創業APP的媒體人
2014-09-30 10:52:24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生意場
小敗局1:基金撤了團隊賣了
2008年3月,我從中視金橋公司辭職,開始了第一次準創業,但由于我只是小股東,對項目和公司沒有完全的控制權。
我們當時的起點很高,有號稱喬丹基金投資的7000萬美金做后盾,所以我們選擇了北京最豪華的辦公地點世貿天階,租了世貿天階22層整層。我們當時做的是央視“新聞1+1”欄目的廣告代理。我們接手的時候,是CCTV新聞頻道收視率最低的時候,恰逢央視組織架構的變動,體制經過改革使得收視率劇增,我們也因此成為第一個能夠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賺錢的廣告公司。
好景不長,2008年年底爆發了金融危機,喬丹基金宣布撤資,我們不得不靠自己維持生計。2009年年底,中央電視臺實施廣告招標制,中標的廣告代理公司要先交30%的保證金,多達幾千萬元,很多沒實力的公司都望而卻步,而我們就不幸成為沒實力公司中的一員。無奈之下,團隊行將解散之前,賣給了一家廣告公司,第一次創業宣告失敗。
小敗局2:盲目玩跨界Bug一籮筐
在創業失敗打包賣給新公司的兩年時間里,我仍然心存創業的沖動,當時正是36歲本命年,那一年發生了一件改變我人生的一件大事情:我纏上了一場長達18個月的勞動官司。雖然最后是私了的結局,但我因一些法律的問題被限制進入傳媒業。我不能做最熟悉的傳媒,我該做什么呢?這是我當時的一大困惑。結合自己的一些經歷,2012年開始,我選擇跨界進入互聯網領域創業,做了一個淘人網的項目。跨界并沒有想象中簡單,所以傻事干了不少,踩過一些坑。
1、找了不靠譜的合伙人
2013我開始做跨界創業,但對互聯網技術一竅不通,導致小團體分崩離析,給我的教訓是,創業之初,找到一個懂技術的合伙人至關重要。 我的第一個合伙人A是微軟中國的,他是以兼職的身份參與項目的研發。A還找了2個他熟悉的兼職開發人員一起干。因為所有的開發工程師都是兼職,項目的推進很龜速。而我對網絡編程一竅不通,無法監控和推進整個項目開發的進度,只能干著急。讓我更著急上火的是,項目進行了兩三個月,A遇到一個可以去微軟美國總部工作的機會,A就這樣漂洋過海去了美國,對他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我表示理解。
第二個合伙人B是一位從事域名代理注冊和建站服務十多年的大哥,手上有一個360.net.cn的域名。周鴻祎的360殺毒火了令他這個域名也沾光。正好我的創業項目是網絡人才信息平臺,360契合了“360行,行行出狀元”的概念。兩一拍即合,B出域名,我出創業想法,雙方共同出資,推進創業項目“360淘人網”的開發。可是“蜜月期”還沒過,B就碰到了資金上的問題,而且還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保健品直銷”的工作中去。B既不能為“360淘人網”項目投入資金,更不能投入自己的精力。為了保留360.net.cn這個域名,我只好用現金買下B在公司所有的股份。第二個合伙人也以散伙告終。
第三個合伙人C是一名山東某大學的老師,對“360淘人網”項目有極大興趣。7月份,雙方合資成立濟南公司,并立即開通了濟南、煙臺、青島、濰坊等山東城市站點。熱度來的快,消退的也迅速。濟南公司運行不到一個月,C覺得原有的商業模式見效太慢,贏利周期太長,于是私底下又注冊并運營了一個傳統模式的招聘網站,而對本應該投入全部精力的網站不聞不問。我和C溝通了幾次都是不了了之。幾番糾葛之后,我總算在2013年年底從濟南公司狼狽退出。
2、產品設計上講究攤大餅
一開始,“360淘人網”在頻道設計上和功能設計上,我們就把設想鋪得太滿,沒有一根主線。當互聯網金融概念日益火熱,我們網站也想湊熱鬧,整個網站的產品架構和功能像搭積木一樣在不斷疊加,但是每一個功能和頻道的建設因為技術力量的欠缺和推廣費用的不足,在推出之后既無法得到良好的客戶體驗更無法有效的吸引大規模用戶的注冊和參與。于是,這個被攤成大餅的項目“虛胖無比”,最終成了一張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項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