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互聯網大帝的傳奇人生
2014-09-19 14:23:06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投資中國
“植樹”中國
自從祖上離開中國之后,孫正義家族的中國記憶逐漸淡漠。但孫在互聯網行業的投資,令這條記憶再次連線。
1999年10月,孫正投資創業期的阿里巴巴3500萬美元,2004年2月,再次投資6000萬美元。
2003年,盛大與韓國Actoz的官司打得正火熱時,軟銀旗下的軟銀亞洲投資4000萬美元給盛大。
就在李嘉誠1億美元投資facebook不久,2008年,孫正義再一次出手,以3.84億美元的資金,獲得千橡互動40%的股權。孫正義進軍千橡,看中的是公司旗下的SNS社區品牌,包括校內網、人人網、貓撲網、山賽開心網。
雖然目前中國的SNS網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都聲稱要做中國的facebook, 但誰是直正的facebook已無懸念。陳一舟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校內網在成立不倒3年時間內就累積了1500萬注冊用戶。這一門檻已經令眾多競爭對手失去了趕的機會。
7月31日,陳一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透露,公司在做新30年藍圖,原因是軟銀已經做了新30年藍圖,自己的戰略需要同步刷新。
迄今為止,軟銀“金手指”點中的中國企業包括UT斯達康、新浪、網易、攜程、分眾傳媒、阿里巴巴、當當、淘寶網、博客中國、千橡集團等,當然,還有更多被軟銀點中的公司,尚未浮出水面。
孫正義旗下擁有多家投資公司,在中國就有數家投資公司,包括軟銀中國創業投資公司,投資領域包括無線、寬帶、互聯網、IC設計、媒體、計算機軟硬件等;SBCH公司,由UT斯達康與軟銀于成立,合同終止后,UT斯達康售出股份,軟銀集團全資擁有;深圳市軟銀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公司包括263、融信、移數通、摩比天線、博康、盛大、銀聯商務、橡果等。
而21世紀前十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無限繁榮,孫正義又是這個繁榮產業最大的受益者與股東。
8月最新的消息稱,軟銀正在醞釀調整在華政策,改變過去以投資為主的單一模式。按孫正義的計劃,軟銀將嘗試將日本的內容和服務引入中國市場,不排除進一步成立實體產業,并已開始著手同中國互聯網公司接洽。
孫正義說:我們在日本主要投資基礎平臺,比如電信這樣的基礎平臺,還有門戶、互聯網,以及社區交流等方面的東西。但在中國來說,投資基礎平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軟銀在中國的投資主要是以提供內容與社區服務為主。
過去,軟銀對中國的投資偏重于PC互聯網,而在日本偏重于投資無線電信等基礎平臺領域。
但軟銀正在改變中國策略。
在孫正義的目標中,未來10年,軟銀要成為世界第一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手機谷歌”。而將日本軟銀的業務與運營向中國轉移,表明軟銀將以“風險投資+業務運營”兩種方式打造自己的中國夢或亞洲夢。
夢的一個起點,是今年6月,“雅虎日本”和“淘寶網”于6月1日全面打通跨國購物平臺,標志著擁有2.5億客戶的全球最大電子商務網由此誕生。
互聯網“莊家”
無論是雅虎還是阿里巴巴,都是孫正義早年投資收獲的“碩果”。但在軟銀版圖中,這不是全部。
大膽的布局,精確的判斷,乃至對規則的影響,令業界笑稱孫正義是全球互聯網行業最大的“莊家”。
孫正義現在手上同時擁有45家上市公司。當這些公司還很小的時候,孫正義就開始對這些公司進行投資。“我還有幾百家公司等著上市。”
比如未來語音帶來的收入,可能只占到公司1%-3%,手機上網的營收將大幅超越語音。他預測手機上網崛起,將全面顛覆既有的商業模式。
孫正義的投資與其他以IPO為退出渠道的投資者不一樣,是戰略性與風險性的結合,其他投資者剛投資時即考慮盡快退出,迅速獲利規避風險。他的一般做法是:上市套現部分股票,保證現金及盈利,規避風險,長期持有大部分股票,作戰略性投入。對阿里巴巴與雅虎的投資,莫不如是。而楊致遠、馬云等商業領袖,早年也都靠他的資金翻身。
1995年6月,當雅虎只有6個人的時候,孫正義投資了100萬美元,1996年2月,孫正再次追加1億美元投資,此時雅虎不過20人。孫正義的投入換得了雅虎35%的控股權,雅虎市值最高時,這部分股權價值超過300億美元。
楊致遠回憶說,當時大多數人都認為孫正義瘋了,在1996年,在一個新興公司投資100萬美元都是瘋狂的,何況1億美元。
雅虎上市后,孫正義套現了5%的股票,賺得4.5億美元,套現后仍然是雅虎最大股東。
孫正義先后兩次投資阿里巴巴,一次2000萬美元,一次6000萬美元。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時,孫正義套現3.6億美元,雅虎美國成為阿里巴巴最大股東,軟銀仍然是最大股東之一。阿里巴巴上市當日,市值接近300億美元,孫正義卻不急于套現,仍然繼續持有阿里巴巴股票。
而正是這種投資方式,使孫正義的投資回報遠高于一般的風險投資商。
一句話,孫正義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投資者,而是長期持有股份,做“鐵桿莊家”。
這種投資方式讓孫正義經歷了大起大落。2000年初,軟銀持有互聯網企業達300家,孫正義身家超過700億美元,2001年,互聯網泡沫崩盤,孫正義賬面價值損失95%,更多公司喪失了上市機會。
孫正義沒有跳樓,很多人說他“心態好”。其實還是應該歸功于孫正義“風險性+戰略性”的投資策戰略的結合——持產資產雖然大幅縮水,但家底仍在,熬過寒冬,情況總會變好;賬面身家大幅縮水,實際利潤率也不高,但現金流總能維持。
2003-2004年,因為投資寬帶業務,軟銀賬面存在巨額虧損。孫正義通過“雅巴案”套現3.6億美元,轉讓雅虎法國、雅虎德國、雅虎英國、雅虎韓國的股權給雅虎公司,軟銀在2005年從雅虎公司共計拿到8億美元,確保公司現金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