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網絡創始人史玉柱:“壞小孩”的野蠻生長
2014-08-26 15:59:56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中國企業家網
企業不盈利才不道德
但史玉柱并不承認自己的游戲比別的游戲商有更大的不道德。關于一些人指責的“花錢買道具”即可幫助玩家快速打敗對方的事實,史玉柱認為這就是一個商業模式,“也許它確實存在問題,但這個問題不應該由我承擔。如果真要怪罪,那只能怪罪韓國人。”
關于宣揚暴力問題,史玉柱這樣回答:“首先,我覺得大家混淆了現實中殺人和游戲殺人的概念。這完全是兩碼事。其次,我們的《征途》和下一款游戲都是戰爭題材,戰爭題材是肯定要殺人的。”
史玉柱認為社會對他的要求比對陳天橋、丁磊的要求高。“因為我曾經是一個失敗者。中國人骨子里是成者王敗者寇。”
關于社會責任和商人逐利這個話題,史玉柱倒是很坦然:“我覺得做一個企業,追求利潤是第一位的。你不賺錢就是在危害社會,對這個,我深有體會。我的企業1996、1997年虧錢,給社會造成了很大危害。當時除了銀行沒被我拉進來,其他的都被我拉進來了。我的損失轉嫁給老百姓,轉嫁給稅務局。企業虧損會轉嫁給社會,社會在擔這個窟窿。所以,我覺得,企業不贏利就是在危害社會,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不能不承認,史玉柱說的部分是實話。中國人的輿論,有時確實存在某種過于道德化的傾向。汶川地震那一年,曾經有不少企業面臨被輿論“逼捐”、“比(較)捐(款)”的現象。大家似乎忘記了,企業的首要職能首先是經營好企業本身,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解決好自我“造血”的問題,才是生存的第一步,在能夠生存之后,實現自身資產的增值、企業的持續發展仍為他們的頭等大事,我們不能以要求慈善機構的標準來要求企業如何“道德”。史玉柱的聰明,在于他懂得中國人的心理并深諳國情,用“農村包圍城市”和實用主義的廣告攻勢占領市場,而相應的,他依然受到這個環境的特殊的道德追問。他必須在生存、發展和道德形象方面掌握平衡。
史玉柱的境遇,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困境。有限的市場空間、不規范的法制環境、相對滯后的意識形態、公權力蔓延而民企憑借孤絕之力欲突出重圍,其間不乏劍出邊鋒之舉。于是,利益和傳統道德難以得兼,“民企原罪”一度被提上臺面。但只要我們平心而論,如果我們能理解民企在體制變化中的艱難處境、他們面對政策瓶頸和權力壟斷時的進退失據,我們或許多少可以體諒他們的“野蠻生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