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族:富過六代的美國夢縮影
2014-06-06 10:19:24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環球網
家族慈善的傳承觀念
美國富人對待財富的看法與其宗教背景、社會制度有關。標準石油公司被分拆后若干年,“規范商務競爭的法律規范”逐步建立,壟斷被嚴格禁止,并開始對富人征收高額累進稅和遺產稅。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美國富人將錢財更多地投入到慈善事業當中——善捐可以免稅。在制度和文化的雙重作用下,美國的富人群體形成大體一致的財富觀,即只有對社會有益的財富才是正當的。
在19世紀的企業領袖中,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和石油大王老約翰·洛克菲勒對于慈善事業的投資被視為具有長期眼光,而他們也被譽為“戰略性慈善事業之父”。
洛克菲勒所從事的慈善活動是非常細致的,而且具有戰略考量,他不但希望通過參與緩解社會問題的癥狀,更希望通過長期努力能夠觸動或解決引發社會問題的病根。他花了近40年的時間,經營他的慈善事業,范圍從教育、科研、醫療衛生系統化,到基礎科學和藝術。比如他創建了洛克菲勒大學、芝加哥大學及其屬下的威廉雷尼學院(使威廉雷尼學院從一個小小的浸信會學院,到1900年成為世界級的學院),以及許多教會屬下的學院機構。特別是創立于1901年的洛克菲勒大學醫學院,根除了長期困擾美國南部農村地區的鉤蟲病,并有2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位傳記作家評論說,洛克菲勒改變了慈善事業的結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洛克菲勒的言行也影響了他唯一的兒子小洛克菲勒的一生。
小約翰,送財的一代
老洛克菲勒集聚的錢財實在太多了,多得他只好雇人幫他來花。而到了他唯一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這一代,小洛克菲勒發現:自己要想在石油生意和慈善事業這兩種祖傳家業之間找到心理平衡非常困難,因此他經常經受著神經失常的煎熬和折磨。小洛克菲勒曾經說,他在做生意的時候感覺就像和自己的良心進行賽跑。
于是小約翰在把家族事業發揚光大方面放棄了許多機會,他的大半生時間都花在了把家族財富送出去方面,而不是積聚更多財富上面。大衛指出,在大做慈善事業的過程中,父親“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看到社會上存在有許多問題,就想辦法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在大做慈善事業的過程中,他“得到了極大滿足”,看到社會上存在許多問題,就想辦法幫助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他對保護歷史文物和保護環境有著濃厚的興趣,經過他的努力,英國對北美大陸殖民時代所創建的威廉斯堡古城和法國的凡爾賽宮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他的妻子艾比憑著洛克菲勒財團總裁妻子這一頭銜,在紐約創辦了一所現代藝術博物館。
因此,洛克菲勒家族能有今天的名聲,小約翰絕對功不可沒。
當巨大的財富出現之時,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觀念,只有在法律和道德的雙重維度上都獲得合法性的財富才是對社會有益的、值得尊敬的,否則這個社會就會有危險。洛克菲勒家族聚積財富和處置財富的歷史,影響的將不僅是美國富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