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族:富過六代的美國夢縮影
2014-06-06 10:19:24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環球網
老約翰,創富的一代
洛克菲勒家族總部在紐約州的威斯特徹斯特縣境內,位于哈德遜河上游,距紐約曼哈頓島有一小時車程,它的規模和一座小城鎮差不多大。這座占地3400英畝的豪華住宅的主體部分,是19至20世紀之交時,由家族創辦人約翰·D·洛克菲勒一手建造的。主體住宅的四周環繞著花園、噴泉、跑馬場和藝術雕塑作品,風景宜人。
約翰·D·洛克菲勒——洛克菲勒財富帝國的創始人,他是相當勤勉和生活簡樸的企業家,他從不喝酒,沒有虛榮心,甚至不考慮外表形象問題,唯一的嗜好就是騎馬。老洛克菲勒把精力都放在了石油生意方面,通過吞并或擠垮對手等方法,創建起美國一流規模的標準石油公司。
約翰·D·洛克菲勒最初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家干貨店干活,每周掙5美元。而他后來創建的標準石油公司,實際上是美國石油業的開始。盡管政府多次派反托拉斯檢察官調查標準石油公司的經營狀況,多次舉行關于標準石油公司的聽證會,并且,標準石油公司還吃過數不清的官司,源源不斷的金錢還是滾滾流入標準石油公司的賬簿。老洛克菲勒說過,“賺錢的能力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一份禮物”。
1911年因最高法院裁定拆分石油托拉斯,形成了若干個至今依然存在的企業,比如埃克森-莫比爾、雪佛龍、亞美以及其他三十多家企業。
事實上,當約翰·D·洛克菲勒在1910年發現自己名下的財富已經達到近10億美元的時候,他開始考慮如何運用這筆財富。由于他對購買法國莊園或蘇格蘭城堡沒有興趣,又不屑于購買藝術品、游艇或中世紀韻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東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資于煤礦、鐵路、保險公司、銀行和各種類型的生產企業,其中最出名的是鐵礦生意。
約翰·D·洛克菲勒的發跡史跟他本人的“低價策略”很有關系,他雖然沒有學過經濟學,但是卻懂得什么是“彈性需求”和“規模經濟”,他一貫相信“買賣規模大一些,產品單位利潤小一些”是良好的經商之道。作為一種營銷手段,標準石油公司經常贈送燈籠,以確保消費者會買煤油來點燈籠。
一手聚財,一手散財
老約翰是虔誠的教徒,他遵從基督教“人生而有罪”的教義,嚴格按教義生活,雖然賺錢無數,但他的衣食住行卻極其簡樸。這位低調的富豪,在一部分人眼中,他是一個邪惡的資本家,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他又是善良的慈善家。在生意上,他壯大自己,打擊對手,建立托拉斯;但同時,他用前半生拼命賺錢,成了美國史上第一個十億富豪,用后半生散盡億萬家財,投身慈善。
洛克菲勒家族把許多錢都投到了慈善事業上,標準石油被分拆時,老約翰已經退隱江湖十余年,專心做慈善,他們從事慈善事業的規模在歷史上是空前的。晚年的老洛克菲勒在最信任的朋友牧師蓋茨先生的真心建議下,先后散了上億巨款,分別捐給學校、醫院、研究所,以及建立起龐大的慈善機構等。
老洛克菲勒先是創辦起芝加哥大學,接著向亞特蘭大斯伯爾曼學院的黑人婦女提供教育資金,然后又發起成立了一個醫學研究組織,該研究組織后來發展成為洛克菲勒大學。再后來,老洛克菲勒建立起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中國最負盛名的醫療機構之一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前身)也由洛克菲勒家族于1917年創辦。
在12年的時間里,老洛克菲勒投資了446,719,371元給他的4大慈善機構:醫學研究所、普通教育委員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勞拉斯佩爾曼洛克菲勒紀念基金會。在投資過程中,他把這些機構交給小洛克菲勒。
截至20世紀2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他贊助的醫療教育和公共衛生是全球性的。他一生直接捐獻了5.3億美元,他的整個家族的慈善機構的贊助超過了10億美元。中國受益尤多,接受的資金僅次于美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