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備受美國贊賞的民國“財長”
宋子文的“萬分努力、萬分忍耐”,連美國人都被深深打動了稱他是“那個時代最不知難堪、不怕疲倦的游說家”。
“通往勝利的路”確實在峭壁之上他的大姐夫、政治上的競爭對手孔祥熙剛剛被趕下臺,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經濟被戰火摧殘,物價上漲如脫韁野馬。據《劍橋中華民國史》的數據:從1942年到1944年,物價每年上漲約237%;1945年僅1月到8月,價格就上漲了251%。在大學里,營養不良成為普遍現象,教員和學生都生活在“餓死的邊緣”,瘧疾和肺結核隨處可見。
和這副民生凋敝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官員普遍的貪污腐化。獨立的報紙上充斥著各種黑幕的消息,這些故事流言虛虛實實,其中不少有夸張和捕風捉影的成分,但足以令民怨沸騰,尤其是知識分子們,他們可以承受清貧、“共赴國難”,但不能容忍政府的腐敗猖獗到這個地步。
“美元公債丑聞”、“黃金舞弊案”,接二連三地爆出和孔家有涉的丑聞,也令美國非常不滿他們不能忍受對華援助“肥”了中國貪官的腰包。
相反地,宋子文給英、美的政府高層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國總統羅斯福欣賞宋子文的率直,曾親口對宋子文說,他很愿意與宋打交道,但是對孔祥熙不敢恭維。為中國貨幣制度改革當顧問的英國首席經濟學家李滋羅斯也非常信任宋子文的能力,他認為:如果中國繼續執行孔祥熙的財政政策,市場非垮掉不可。
“還是讓宋出來吧。”他們對蔣介石說。
兩朝“國舅”,兩任“財長”
這是宋子文踏入政壇以來第3次掌控國民政府的財政、金融與經濟大權。他第一次所效力的,是孫中山建立的廣東革命政權;第二次和蔣介石合作,效力于南京國民政府。
前一個是他的親姐夫,后一個是他的親妹夫。兩朝“國舅”,兩任“財長”,復雜的姻親關系與個人的政治命運,使他和他的家族成為各種小說、傳奇、電影的主角,任人們談論、猜測、想象。
把宋子文引入政界的,正是他的二姐宋慶齡。1923年2月,陳炯明被趕出廣州,孫中山回到廣州,成立陸海軍大元帥府,出任大元帥,第3次在廣州建立革命政權。
新生政權面臨種種難題,尤其讓孫氏焦頭爛額的是財政問題為了籌款征稅事宜,新政權和當地金融工商界的關系十分緊張。于是,已成為孫夫人的宋慶齡把畢業于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系的弟弟引薦給了孫中山。從情感上來說,在宋家兄妹中,他和慶齡最為親近,兩人都是政治上的理想主義者。
年輕的宋子文此時正在經歷一段痛苦的情感。留美歸來后,他幾度投身實業,后在晚清著名大官商盛宣懷家的漢冶萍公司上海辦事處擔任秘書。他常常出入盛府,成為盛家七小姐謹如的英文老師,郎才女貌,兩人很快墜入情網。然而,在看重門第的盛家看來,這位堂堂哈佛畢業生算不上有來路的世家子弟,不過是“教堂里拉琴的”的兒子。
在盛家“棒打鴛鴦”下,宋子文一走了之。走之前,他曾懇求盛七小姐和他一起南下私奔。然而,盛小姐終于沒有勇氣成為“出走的娜拉”。若干年后,已是政壇新貴的宋子文對年輕貌美的江西商人之女張樂怡一見鐘情,后結為夫妻。盛家則悔之不及。
在廣州,宋子文很快在財稅事務方面顯露了干才。孫中山也不斷地對他委以重任,起初,委任他為其大本營秘書;同年5月委托他籌備中央銀行;10月委任他為兩廣鹽務稽核所經理。1924年8月中央銀行成立,宋子文正式出任行長。1925年,年僅31歲的宋子文出任廣東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