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CEO衛翰思:戰略轉型的“偏執狂”
2014-11-13 15:12:58 責任編輯:兮君 來源:騰訊科技
不擔心創新技術的商業模式
2010年巴塞羅那全球移動通信大會上,愛立信提出到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聯網設備。在“連接一切”的開始,衛翰思引以為豪的案例是車聯網。
眾所周知,愛立信已經和瑞典本土車廠沃爾沃合作試水車聯網業務。愛立信利用自有的車聯網云平臺,把通信服務系統集成到車輛中。在合作之后,沃爾沃2013年8月之后下線的所有車輛都預裝了愛立信的軟件方案。
一年之后的11月份,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沃爾沃汽車展示中心,衛翰思回憶過去的合作時,他對騰訊科技表示,此次試水算是“在經過實際驗證之后完美開局”。衛翰思的想法不只是沃爾沃一家,因為“服務能力的資源、軟件都是現成的。”他希望,未來可以為更多的汽車廠商提供服務。
衛翰思說,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車聯網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標配,稍有檔次的汽車都已采用車聯網解決方案,用以提供更好地性能、效率和娛樂。在衛翰思的設想中,車聯網不僅僅止步于此。更具革命意義的是,利用傳感器等技術實現交通信息聯網,所有的汽車都連到一個交通系統中,可獲得二氧化碳排放量、路況、停車等信息,提高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
“再下一步則是自動駕駛。”衛翰思說。
沃爾沃集團首席信息官Klas Bendrik認為,除了交通領域,車聯網還有望改變如電商等領域的交付。比如用戶通過車聯網上的電子鑰匙讓快遞人員把產品直接放到車上。類似這種模式的推行可以在互聯網的生態體系之下尋找更多的收入來源。
比起關乎公司生死的電信傳統業務轉型之急迫,衛翰思在創新業務上給與更多耐心。他甚至不擔心類似connected Me(我即網絡)、connected Tree(會發微博的樹)、紙聯網的商業模式問題,雖然,這些業務每年至少要花費50億美元的研發投資。
“我個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也許有其他人靈光閃現,為這項創新技術想到商業模式,而我們只負責創新技術。這是我們一貫的工作思路。“
中國市場到底好不好做?
在通信設備業務中,來自中國的廠商華為、中興等一直是愛立信的主要競爭對手。全球市場如此,中國市場更是如此。
在過去3G、4G網絡歷次運營商的招標中,華為、中興等往往憑借本土優勢獲得絕大多數份額,愛立信等國外廠商則相對較少,甚至是個位數。曾經,愛立信中國區負責人也抱怨過招標份額過少的問題。
“我不敢認同你關于在中國生意不好做的說法。中國是一個很大也很重要的市場,這個市場正在向4G轉型”,衛翰思說。愛立信的前三個季度的財報顯示,中國市場也是愛立信的全球銷售增長的驅動力之一。
對于一直以來的競爭,衛翰思笑著說:“愛立信在中國有很多強勁的競爭對手,但這也不新鮮了。”
今年10月中旬,歐盟總部發表決議, 稱其放棄對中國電信(微博)設備制造商華為以及中興的反傾銷調查。這意味著,歐盟已結束與中國持續已久的電信貿易爭端,不僅對華為和中興,對愛立信、諾基亞等歐洲廠商互相進入歐盟和中國市場也是利好。
不過衛翰思不想過多評價此次電信和解帶來的收益,甚至對涉及政治等敏感問題保持著足夠的警惕。“任何貿易壁壘對我沒有任何好處。這次和解的具體內容我還不清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