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創業教父保羅·格雷厄姆:建議創業小白先去學習
養育小孩有一個好處就是,當你不得不給別人建議時,你可以自問:“我會對自己的小孩說什么?”我的小孩還很小,但是我可以想象當他們上大學后我會如何跟他們講創業這回事。所以,下面就是我將告訴他們的。
通常,創業公司都是非常有違直覺的。我不太知道這是因為什么。也許只是因為與創業相關的知識還沒貫穿在我們的文化中。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總之,開創一家公司是一件你永遠不能相信你直覺的事。
它就像在滑雪。當你初次滑雪時,你希望能把速度減下來,你直覺想往后靠。但是如果你從山上沖下來身體又往后靠,那你肯定會失控。所以學習滑雪的一部分就是學習如何壓抑本能。最終,你會習得新的習慣,但是首先你得付出認知上的努力。當你一開始從山頂上往下滑時,你怕是要開一個長清單提醒自己需要謹記哪些事。
創業與滑雪一樣,都不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對創業公司來說也有一個類似的清單。接下來,我會給你們這個清單的第一部分。
反直覺
清單的第一樣是我總在提及的事實:創業這件事相當怪異,如果你相信你的直覺,你將犯很多錯誤。你僅僅是知道這一點,你就會少犯很多錯誤。
我曾開玩笑說,YC的一個功能就是告訴創業者他們不在乎的一些事情。確實如此。YC 合伙人總會向一批又一批創業者警告他們會犯的一些錯誤,但是后者總是不以為然,直到一年后他們又回來說,“當時要是把那些話聽進去了就好了。”
為什么創業者會忽略合伙人的意見?嗯,這正是跟“反直覺”有關:這些意見與你們的直覺相悖,它們看上去是錯的。所以你的第一個沖動是忽略它們。事實上,我上面對YC開玩笑的描述正是其存在的一部分理由。如果創始人的直覺已經給了他們正確的答案,那他們無需我們了。你惟一需要的是那些能給你驚喜意見的人。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滑雪教練而并沒有那么多跑步教練。
不過話說回來,在“人”上面,你盡可以相信你的直覺。事實上,年輕創始人最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夠。他們讓那些看上去令人印象深刻、但同時又讓他們略感疑慮的人員加入團隊。當事情后來搞砸時,他們就說,“我其實當初就知道他有些不對,但因為他整體看上去令人印象深刻,所以我就忽略了那些‘不對’。”
如果你在考慮讓某個人成為你的聯合創始人、員工、投資人或者一個買家,同時你又對他們抱有一定疑慮,那么相信你的直覺。如果誰看上去有點狡猾、虛偽、古怪,可別忽略這些小感受。
這是一條怎么夸張都不過份的提醒:要與你真心喜歡的人一起工作。
專業知識
關于反直覺的第二點是,對創業知之甚多并不是什么了不起與重要的事。創業制勝之道并不在于你成為創業這事的專家,而是成為你用戶的專家、解決他們問題的專家。馬克·扎克伯格不會因為他是一個創業專家而成功,事實上,他盡管是一個創業新手,他也成功了,因為他確實非常好地理解了他的用戶。
如果你不了解諸如如何融天使資金這樣的事,完全不必擔憂。這些都是當你需要你可以學習、然后做完就可以忘掉的事。
事實上,學習與鉆研創業技術層面的一些東西,不單單沒必要,而且從某種意義上可能是危險的。如果我碰見一個大學肄業生,他懂得關于可轉換票據、雇員協議還有FF類股票等諸般事宜,我肯定不會認為他是一個出類拔萃者,反倒我覺得這像是一個警示。因為年輕創業者常犯的另一個錯就是認真仔細 地去捯飭一家公司的“起勢”。他們去梳理、構造貌似合理周全的設想,以一個不錯的價格去融資,租一個很酷的辦公室,雇用一些人。由外觀之,這似乎是一家創業公司該做的。但是在租了一間酷酷辦公室、聘用一些人之后,迎接他們的下一步就是:他們逐漸意識到,他們真是失敗透頂,因為當他們有模有樣模仿所有那些創業公司的形式之時,他們卻忽略了一項真正最基本的: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
投機取巧
這種情況我們見得太多了,都已經有一個專門的名字給它:過家家 (playing house)。我現在終于知道這種事情為什么發生了。年輕創業者們研究融資上市的原因是,他們在創業之前的全部人生都被訓練成要去這樣做。比如,想一想你為了上大學必須要做什么:課外活動,對吧。即便是大學課程,大部分的學習也不是發自內心的,就好像跑圈一樣。
我并不是在攻擊現有的教育體制。事實是,當任何人被灌輸一些事情的時候,學習過程當中就會有一定量的虛假成份。而當你評估學生的表現時,不可避免地導致這樣一種狀況,學生之間的差異往往就在于虛假行為的成果。
我坦白,我自己在大學時就是這么干的。我發現在許多科目當中,可能只有 20 到 30 個知識點適用于做考試題目。在這些科目的備考學習中,我并沒有去掌握課堂上所教的內容,而是列出了一個潛在考試題目的單子,并提前準備好答案。當我走進期終考試的考場時,我最好奇的是單子上哪些問題會出現在最終的考卷上。這就像投機取巧一樣。
年輕創業者的整個人生都被訓練成這樣一種投機取巧的模式,當他們開始創辦一家公司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想要耍小聰明,這已經不讓人感到驚訝了。
從外表看上去,融資好像是評判創業公司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 (又是一個典型的愚蠢錯誤),年輕創業者們總是希望了解說服投資人的訣竅是什么。我們告訴他們,說服投資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造一家真正優秀的創業公司,實現快速增長,只要簡單直接地告訴投資人這一點就可以了。接著年輕創業者們又想知道實現快速增長的竅門是什么,我們不得不告訴他們,實現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開發出人們想要的產品。
有太多次 YC 合伙人和年輕創業者之間的談話是這樣開始的:創業者問“我們要如何……”合伙人回答“只要……”。
為什么創業者們總要把事情變得這么復雜呢?背后的原因,我意識到,其實是他們在尋找竅門。
這是有關創業的第三點需要記住的事情:如果你要創業,投機取巧在這里沒有用。如果你去一家大公司,可能還可以繼續那樣做。還取決于這家公司有多糟糕,你可以找準該拍馬屁的人,表現出一副很有功勞的樣子,等等諸如此類。但是這在創業公司行不通。創業公司沒有老板給你拍馬屁,只有用戶,而用戶只關心你的產品能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創業就像物理學一樣毫無人情味,你必須生產人們需要的產品,公司的繁榮在滿足了這一點之后才有可能實現。
危險的事情在于,假裝這件事有時候對投資人能起到效果。如果你特別擅長吹噓自己,仿佛你對所作的事情了如指掌,你或許能夠蒙騙投資人一次,甚至可能是兩輪融資。但是這樣做對你并沒有什么好處。你的公司注定最終失敗。你所做的不過是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已。
所以還是停止尋找竅門吧。在創業當中是有“竅門”一說的,在所有行業中都有,但是他們并不像解決真正的問題一般那么重要。一個完全不熟悉融資的創業者,但是能夠打造出用戶喜歡的產品,和一個熟悉所有融資敲門但是增長曲線平緩的創業者相比,前者在融資的時候會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一個能夠打造用戶喜愛產品的創業者,能夠在募集資金之后繼續他的成功。
從某種意義上說,你最重要的一個武器失效了,這是一個壞消息。而我認為,當你開始創辦一家公司的時候,投機取巧不再管用,這一點讓人很興奮。很興奮是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是你能夠用出色的工作成績贏得勝利。試想一下,如果全世界都好像上學時或者是在大公司工作那樣的話,將會有多么令人沮喪,你要么花許多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要么就只能輸給那些花了很多時間在無意義事情上的人。如果我在上學的時候能夠意識到真實世界里有一部分投機取巧是不那么奏效的,有一些則是完全沒用的,那么我會非常高興。當你考慮自己的前途時,這種可能性是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你要怎樣在不同的工作中取勝,你又希望以怎樣的方式贏得勝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