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董事長雷軍:小米從來不打價格戰 堅持接近成本價零售
2014-09-25 16:08:21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投資中國
小米剛剛成立的一年半里,小米極其低調,不做任何廣告,也沒有任何PR。甚至沒有人知道我們做什么。我們在2010年做系統的時候,第一個版本發出來,只有100個人用。第二個星期有200個人用。第三個星期有400個人用,不到一年時間,全球30萬人用。我說不做廣告,只有不做廣告才能真的測試清楚你的產品有沒有足夠口碑。
談到這里,大家說口碑是什么?很多人覺得好產品有口碑,也有人覺得便宜產品有口碑,我想跟大家說不是這樣,這個世界好產品很多、便宜產品很多,又好又便宜的產品也很多,口碑的傳播是超預期。
如果你在一個咖啡廳用蘋果手機打開瀏覽器在那么小屏幕輸帳號密碼,你不很痛苦嗎?當你跟服務員要密碼的時候,第一次要的不對,還要第二次的時候,你掏出小米手機,他自動問你是不是連接,你說是,自然就連上去了。
我相信大家都有體驗,尤其在酒店的時候很痛苦。小米就是靠這么一個一個細節打動你。關于口碑,海底撈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網上有一個緞子,我從來沒有試過,說去海底撈吃飯,水果沒有吃完,跟服務員說能不能打包帶走,服務員說不行,結帳的時候,服務員給你一整個西瓜,說切開的西瓜不衛生,你要打包的話,就送你一個西瓜。
海底撈核心就是口碑,口碑的核心是超預期。我們極其強調專注,為什么呢?因為不專心,你肯定做不好手機。一般的傳統的手機公司最少做50個型號。其實做50個型號我就在想他們的老板真的用過這50款手機嗎?我不相信。因為測試一款手機你不用幾個月,你根本不知道這個手機好不好。
我們彩電企業,每年最少做50款彩電。我在做彩電的時候,我一搜49寸,無論哪個公司都有十幾個型號,代碼有20、30位,數字加拼音再加數字,鬼都記不住。我過去用的57部手機,只有你很專注、產品很
簡潔,當把一款產品做到天文數字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好。有了專注后,我們還強調極致。要么你不做,要么你就做極限。為什么這樣想?因為在互聯網上從A公司到B公司,只需要挪一下鼠標。就是這么簡單。所以導致互聯網競爭是贏家通吃的。基本上在美國、在全球是贏家通吃。
互聯網在各個領域里面是競爭最殘酷的。在這么殘酷競爭里面,只有把自己做到極致。傳統企業打價格戰,互聯網從不打價格戰,因為他們一上來就免費。小米也是從不打價格戰的公司,一上來就只直接賣成本價。直接干到一半的價錢。幾乎這個模式各行各業都會造成雪崩效應。
所以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我們所生長的互聯網環境一上來就假定對方全無還力。狹路相逢,勇者勝?;ヂ摼W文化,就是一個比一個好。剛才還閑聊的嘀嘀打車和快的,我們希望這個競爭繼續下去。
還有一個詞叫快。當大家提醒我說小米是不是非常快的時候,其實在互聯網公司,尤其是早期不能做到100%成長全部做的差的公司,倍數成長是互聯網公司最基本原則。不僅僅業務成長,包括對用戶服務反應都特別快。你提一個意見被小米采納,發布出來只需要一個星期,這在傳統手機企業是沒有辦法想象。
諾基亞時代,三五年不更新一次系統。蘋果每年發布一次,google每個季度發布一次,小米是每個星期更新一次,我們就是用這個效率。這就是我們強調的方法論,專注、極致、口碑、快?;ヂ摼W七字決。
接著,小米鼓勵用戶參與。用戶參與是最大的元素,他認同感和情感完全不同。我們鼓勵400、500萬用戶一起參與整個手機設計,甚至全球用戶。這里面有一個很核心元素,把用戶當朋友。凡是口頭上把用戶當上帝全是騙人。因為中國人沒有幾個信上帝。把用戶當朋友你就可以成為一個偉大公司。
雖然小米不完美,非常非常年輕的公司,但是小米秉承著互聯網精神,把用戶當朋友,我相信會一步一步做得更大。小米所有的服務中心像蘋果店一樣漂亮。維修店可能讓大家眼前一亮。你進去修復手機,從進門開始,我們要求60分鐘一定搞好。搞不好,每小時賠你20元。在這樣一步一步改善情況下,我覺得整個互聯網公司把用戶體驗、用戶口碑一步一步推到極致,這才是互聯網給傳統產業帶來的最重要的思想。
我在這幾次人大發言講了一個很重要觀點,就是用互聯網思想重新武裝我們的傳統產業,我覺得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會有巨大的意義。這里我舉一個小例子,有一家去年8月份創辦的小公司,20個人,做移動電源。小米給他投了點錢,他的產品去年12月底發布。三個月后現在兩個多億,今年全年大概做20億。我預計三年內過半億,他就是用小米模式復制。
他做的移動電源用了4截1860,最好的電芯。像iPad一樣的鋁合金外殼,1萬多毫安時,定價69元人民幣??哿硕惡笫?元美金。很輕松第一年就20個億。預計三年過百億。不管小米未來會怎么樣,小米所倡導的互聯網文化和互聯網精神跟實業結合后,會醞釀一批大企業出來。謝謝大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