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V創始人陶闖:抓住互聯網屌絲用戶
2014-09-05 11:06:49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創業邦
目前訪問頻次最高、時長最多的是視頻應用,社交網絡、電子商務、微博、網絡游戲,依次排下來。這基本上也是互聯網公司PK的標準。
那互聯網公司怎么算估值,實際上至今也沒辦法算,推特日前在美國上市,連盈利模式都還沒有;包括PPTV今天還是虧本,估值怎么算?資本界一般參考用戶數量,比如一個用戶按三十美金算,目前PPTV每個月有3億用戶,平均每個人每天的使用時長差不多2.5小時。可以算算這個人的價值有多少?基本上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想提供一種服務,使得用戶使用時間黏度越長,就能找出變現機會。
趨勢一:從信息服務走向生活體驗服務
當前,互聯網已從信息服務進入生活體驗服務。
移動互聯網到今年6月,第一波算結束了,基本上用兩年半時間,走完了PC互聯網八年的路。我們認為到6月,移動互聯網基本的大格局之戰將結束。后面看誰還有創新,誰還有特別強的產品。反正基本上人類能想到的東西,已經都干了。所以移動互聯網的機會不多了。
趨勢二:互聯網線上走向實體
互聯網現在已經開始進入實體。傳媒行業、零售行業、金融行業、制造行業,這四個行業是目前正在顛覆的,還有很多行業慢慢在顛覆。現在不提做廣告了,電子商務開始大規模的向線下進軍,都開始建物流渠道。我認為,電商公司未來一定會開實體門店,小米手機已經在四個城市開門店了。視頻公司像PPTV,本來是買東西來給大家看,現在也拍了13部電影、電視劇;旅游公司以前是賣門票,現在全都在開發自己的景點。我估計,攜程未來還要買酒店。他們比實體有一張好牌,大量的用戶規模,而且忽悠用戶的能力非常強。
趨勢三:軟硬結合生態系統的建立
以前互聯網人寫軟件,現在我們公司最缺的就是做硬件的人,或者拍電影的人。所以現在軟硬結合,是互聯網玩的手法,不僅做軟件,還做硬件。我們以前做硬件,先花五百萬找一個代理,給包銷三百萬臺產品,還得賣力找一些散戶,但是在互聯網上怎么做?手上已經有這么大的用戶群,通過C2B的方法,就像雷軍所說,訂單已經足夠了,現金流更從容一些,先拿訂單再生產,而且個性化定制。
互聯網的本質:用戶第一
去中心化,挑戰傳統權威,去產品化,不賣產品賣服務,去中介化,打破信息不對稱。
可能在三年之內,電視機可能會免費,有人會跑到你家給你裝電視機,現在這機頂盒馬上快要免費了。為什么呢?因為發現要真正獲得一個用戶,黏度很高的用戶,我們的成本超過100塊元人民幣一年。那只要硬件在100元錢以下的,我全都可以送給你,可能會變到三百元錢。現在小米在做一個產品叫網關,就是家里那個無線上網的WIFI,大家經常說我那個WIFI好像不好,現在說我送給你一個。那里頭帶一個大的硬盤,那個硬盤就把你家里變成了一個大的計算機機房,一個數據中心了。
所以互聯網思維就是不賣產品,只要是覺得能虧得起的話,那就上。最后就是去中心化,挑戰一切的權威,這是互聯網的一種打法。
還有一個要命的東西,主流用戶人群不給你機會講道理。如何忽悠屌絲階層,他們手上存款總共才幾百塊人民幣,到銀行也沒人理。阿里巴巴余額寶說,來來,五百塊放到我這兒,利息比銀行還高,而且很簡單。我們公司的員工基本上每個月都在余額寶里放上五百塊錢、一千塊錢,不算多。他也不會用它來買房子,但是阿余額寶有三千萬的注冊用戶,一個人放一塊錢就是三億(最新數據余額寶的規模已達2500億)。
去了中心化以后,就像PPTV現在一個月有三億人上來,可以對這三個億的人只說一個東西,所以這種傳媒屬性很厲害。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互聯網服務客戶,不管是男女是老少,統統都要,只要是用戶。他首先服務的是那幫屌絲,也就是當時毛主席說的,到農村去,到工人階級里去。移動互聯網更加糟糕,為什么?碎片化跑來了,用戶時間很少,被忽悠的可能性太大。在中國互聯網基本沒有規則,我的郵件信箱前不久還被進攻過。1.5億跟江蘇衛視買《最強大腦》節目,因為有合約不能做直播,怕影響收視率。結果,其他幾個同行同時在線直播,怎么辦?1.5億就白投了嗎?中國互聯網的玩法是很心驚肉跳的。
互聯網的用戶是屌絲,兩個特征,貪婪和懶惰。你要解決這兩件事,不僅要給他服務,免費他覺得不行,還要給他創造價值。怎樣讓這幫屌絲喜歡你呢?要讓他成為你的粉絲,要對你有忠誠度,你要真正了解他。
抓住用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利用互聯網的傳播特性,并通過制造轟動性事件、爭議性話題等,實現大范圍病毒傳播,乃至達致引爆點。培育和勾引死忠用戶,壯大粉絲規模,營造粉絲文化乃至構建話語體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