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傳奇魯冠球:基業長青的慢牛之道
2015-11-17 11:31:52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時代周報
產權改革重要,企業家的遠見和堅守亦不可缺少。為什么很多企業并未像萬向一樣壯大?原因之一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市場過多的機遇讓很多企業家找不到北:當房地產市場火熱時,企業轉型做地產;當資源行業走俏時,企業紛紛去尋找礦產資源;當互聯網來敲門時,又轉身一變投身互聯網……盡管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企業掙到了快錢,但更多的企業則是在這一輪輪的轉變中迷失了自我:企業并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加核心競爭力,并因此被淘汰。
與此相反,萬向從1979年開始,就一直從事著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工作,在這個領域做專做強,而不是隨著賺錢熱點的變化而改變主業。這與魯冠球能力密切相連。早在1979年,看到《人民日報》發表的題為《國民經濟要發展,交通運輸是關鍵》的社論,魯冠球就看到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下定決心發展汽車零配件。中國真的能夠像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那樣發展起汽車工業?即便在今天,這在很多人的心中還是大有疑問的。也因此,魯冠球更是顯示出了其高瞻遠矚、持之以恒、不驕不躁和持守專業主義到底的精神。
一個企業家之卓越,并不因為能讓企業賺錢,而是在于能讓企業持續賺錢。這就是企業家的遠見卓識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如今,很多企業盡管以基業長青為目標,日常經營卻隨波逐流,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值此魯冠球再次進入大眾視野之際,何謂“企業家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展開深刻討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2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