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傳奇魯冠球:基業長青的慢牛之道
2015-11-17 11:31:52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時代周報
9月23日,中美企業家在美國西雅圖進行一場“重量級的對話”。與會者包括15位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和15位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其中有兩位企業家來自浙江,分別是阿里的馬云和萬向集團的魯冠球。
對馬云,媒體和公眾已經不陌生。作為中國阿里巴巴——這家中國最大互聯網企業的掌門人,馬云一舉一動都會引起高度關注。但是對于魯冠球,很多人可能不那么熟悉。
當魯冠球帶領6名農民集資4000元創辦寧圍公社農機廠時,馬云還只有5歲。與魯冠球同時代的很多企業家大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落馬時,魯冠球創立的企業還能勇立潮頭,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當馬云言必稱要建“百年老店”時,萬向集團已經快要奔50了。中國的民營企業存活超過20年就已是鳳毛麟角,一直在擴大版圖的民營企業更少。當“走出去”成為今天很多中國企業正在研究的課題時,萬向已經在美國市場耕耘了近20年:1994年萬向美國公司正式成立,并設立制造基地。到目前為止萬向集團在美國19個州有40多家工廠、1萬多名員工。這正是這次中美峰會魯冠球不可或缺的根本原因。
為什么當浙江的傳統制造業企業陷入轉型困境時,萬向集團能例外?在我看來,有兩個因素非常重要。一是萬向的產權改革先人一步。萬向是中國最早進行股份制改造的鄉鎮企業之一,早在1984年,魯冠球在要求實行股份制未獲批準的條件下,就土法上馬搞內部職工入股。1992年,魯冠球提出“花錢買不管”,和政府明晰萬向產權。通過產權改革,企業家開始主導企業的發展,萬向才有在上世紀90年代就進軍海外市場的可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2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