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創宇CEO趙偉:區塊鏈會改變整個社會 存在大量安全需求
2018-06-06 17:14:38 責任編輯: 來源:互聯網
知道創宇CEO趙偉日前做客“鏈得得‘不得了’”對話欄目,對話近期關注持續攀升的區塊鏈相關話題。
趙偉:北京知道創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CEO,中國信息安全標準委員會委員、院士工作站特聘專家、工業與信息化軟件集成促進中心云計算研究專家。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趙偉表示,自己創業很多年,第一次感受到一個技術跟以往截然不同。
“區塊鏈技術實際上是一個經濟、政治的綜合學科。我們第一次把權力和利益變得計算機化、可編程,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和智能合約技術,可以實踐算法、協調利益關系,來替代原來的紙質合約和賬本。”
趙偉認為,這個新技術容易發生混亂,區塊鏈技術本質上也是一個新型的金融技術,這些金融技術實際上是有原罪的,這也是區塊鏈行業屬于高風險行業的原因。
為什么那么多創業者還是想去嘗試?為什么我們還在不斷探討區塊鏈技術?為什么那么多媒體去關注這個技術?為什么《政府報告》要把區塊鏈技術放到那么重要的位置?為什么那么多領導也要組織學習,探討怎么樣使用?
趙偉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最后給出了答案,是因為“區塊鏈會改變整個社會”。
趙偉認為這種改變對原來的金融體系、貨幣體系和資產負債表都非常重要。加之國內創業環境優越,大家也敢于去嘗試把這個技術用到實踐上來。
“我也希望大家能去各自去嘗試各自的方法,甚至有更多人一起來嘗試推動我們的實驗,這也是我們做這個事情的初衷:告訴大家這是區塊鏈對于傳統社會的改變是非常有趣的。”趙偉進一步表示,區塊鏈技術其實并沒有想象得那么神秘,甚至全社會目前對區塊鏈技術的認知和嘗試已逐漸清晰:
1、通過去中心化的見證來做一個可被信任的賬本。2、利用去中心化的結構創造可信任的合約。3、接下來要去開發的,就是要用去中心化的安全技術,來保障每個人的隱私數據歸屬于個人,這也是未來數字時代最關鍵的東西,讓數字資產作為一種生產資料歸屬于個人。
在面對“EOS是不是一個漏洞百出的公鏈?”這一話題時,趙偉表示,可以從兩個層面去分析這個問題,一個是程序層,這點EOS可以請世界上最好的黑客幫它尋找漏洞、修復漏洞,另外一個是結構層,程度上可能不是漏洞百出,但是BM沒有真正使用分布式共識的算法,所以結構上如果有問題,問題就會非常嚴重。
趙偉認為不同階段的區塊鏈從安全角度去分析也對應不同的需求點,他認為1.0可能需要反DDoS,2.0智能合約審核非常重要,3.0則是整個安全構架的優化問題。
所以趙偉認為在區塊鏈安全服務方面的商機,交易所的安全需求是第一位的。因為交易所設計極其復雜,無論是技術安全、業務安全、商業安全還是合規性安全,都非常復雜,因此交易所的安全防護是一個很大的商機。
其次趙偉認為,區塊鏈數字貨幣是去中心化的,沒有像中央銀行這樣的機構存在,用戶幣丟了就完全丟了,很難找回來。所以,對于個人的區塊鏈安全防護也是創業的機會,保障個人用戶使用數字貨幣的安全。
區塊鏈行業中目前存在的亂象和泡沫如何解決?
趙偉認為創業是一個長期投資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將問題一個一個的解決,不斷的嘗試,不可能一夜之間解決所有問題。
“區塊鏈行業共識的體系是混亂的,創業者們缺少一個共同的愿景,紛紛選擇圈錢、暴富。”趙偉指出,我們現在看到的現狀屬于客觀現象,并不是區塊鏈的本質。
趙偉認為區塊鏈的成功有四個核心的步驟:
1、加密貨幣,極有可能是比特幣,在不斷地被人質疑和認可之后,會成為世界貨幣。
2、在不斷地形成愿景的共識基礎上,行業內會產生很多新的應用、估值的模型,讓創新得到鼓勵,而不是鼓勵把錢放在自己口袋里。
3、隨著這些嘗試不斷地出現,越來越多的資源會根據需求投向基礎設施,包括交易所、錢包、行情、媒體,甚至鏈、基于鏈的生產關系和算法設計、算法設計服務,最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讓區塊鏈真正創造信用。
4、會有越來越多現存的資產,可以不斷地被區塊鏈化,把原來的股權性的設計和平臺,逐步地上鏈,讓加密貨幣的資產更加豐富。
“這四個點相互支持和依賴,會隨著區塊鏈技術和市場的成熟逐步發生。所以,我希望泡沫能夠被轉化成一個改變傳統社會的愿景。那些欺詐性的泡沫、共識能夠被清理,讓創新型的企業加入、理解,并和全社會的價值觀形成一體,激勵模型和價值創造,最終使得區塊鏈技術更加符合人性,激勵更多的優秀的人加入進來。”趙偉補充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