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速騰召回遭專家“打臉”:懸架設計確有缺陷
2014-11-06 09:45:23 責任編輯:劉敏 來源:汽車之家
問題一:導致速騰后懸架縱臂斷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大眾說法:從質檢總局網站上的大眾召回公告來看,并未明確表明其召回的原因是什么,這在以往汽車召回公告中十分罕見。另外,對于速騰后懸架縱臂斷裂,大眾中國高層也一再強調,“裝配耦合桿式后懸架的新速騰,如果側后方或者后方曾經受到過沖擊,則有可能導致耦合桿式后懸架縱臂彎曲。如未經修理,可能會導致耦合桿式后懸架縱臂斷裂”。也就是說,如果車輛沒有經歷過撞擊,那么車輛的后懸架不會斷裂。
技術專家:大眾“車在受到撞擊后才出現后懸架縱臂斷裂”觀點并不成立
針對上述問題,汽車之家采訪了天津科技大學汽車工程系的教授,對方表示,速騰所用后懸架為俗稱的扭力梁懸架,屬于一種非獨立懸架。而速騰所用扭轉梁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扭轉梁結構,其扭力梁與后軸線基本重合,即基本不存在扭轉臂,這就導致了當一側后輪跳動時,扭力梁所起到的承受扭力的作用大大降低,從而使縱臂承受更大的力,這可能是引起速騰后軸縱臂斷裂的原因。
此外,國內某大型主機廠專門進行底盤研發的專家則表示,除非是車輛受到非常嚴重的后方撞擊,否則不太會撞到后橋這個部位,尤其是像速騰的這種三廂車。如果是受側后撞擊的話,速騰的后懸架中受側向力的主要是止推桿。而通過車主曝出的實際案例照片來看,止推桿和里面的橡膠襯套都是完好的,由此可以斷定,后懸架縱臂斷裂的這些車是沒有受到太大側面撞擊的。
據專家介紹,縱臂是經過鋼沖壓制造的,這種材料韌性較好,即便是有一點塑性變形,也不應該導致裂紋的產生,從縱臂斷口的形狀來看,應該是屬于疲勞斷裂,而非沖擊型斷裂。
從以上專家以及的觀點來看,對于大眾給出的,“只有在受撞擊的情況下,后懸架縱臂才會斷裂”的說法顯然是不合理的。那么此次速騰后懸架縱臂斷裂是否是產品缺陷呢?
二、速騰后懸架縱臂斷裂是否是產品缺陷
從此次大眾發布的召回公告,以及大眾的官方溝通會發布的信息來看,大眾官方始終未承認召回的速騰懸架本身存在缺陷,一直強調產品是安全的。而按照《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中的定義,只有售出的汽車產品存在缺陷時,制造商才需組織實施缺陷汽車產品的召回。那么既然大眾官方認為產品沒有問題,為什么還要走汽車召回流程呢?這次召回究竟又算什么呢?截止目前,大眾官方對此尚未給出回應。
專家觀點:速騰耦合桿式后懸架設計有缺陷
在技術層面,我們采訪到的技術專家強調,以速騰配備這類形式的后懸架來看,縱臂主要是受扭力、拉力和推力,而縱向力其實并不足以讓其斷裂,也就是說使縱臂斷裂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使縱臂來回扭轉產生的交變應力,而承受交變應力,代表著該部件在設計前期就存在缺陷。
另外,在縱臂的結構設計上,從技術專家方面了解到,一般扭轉梁后懸架上的縱臂結構都是管狀,而召回的速騰使用的則是片狀,相比之下,管狀結構的縱臂具備更強的抗扭力特性。而從目前同樣裝配扭力梁后懸架的高爾夫7和新明銳使用管狀縱臂的設計來看,顯然,大眾已經在平臺進化的同時,對懸架結構也做出了更為合理和有針對性的調整。
對于速騰后懸架縱臂斷裂召回事件,清華大學車輛工程系教授宋健曾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也表示,“一根軸對于小的磕磕碰碰,一般來講都不會壞的,如果輕微刮蹭就壞了,這個是說不過去的。就是在碰撞不算很強烈的情況下,它就斷了,這應該是設計或者制造的問題,而不應該把它歸結為使用工況的問題。”
當然,速騰的耦合桿式后懸架縱臂斷裂是否是產品缺陷?按照常理判斷,還需要質檢總局給出最終結論。不過,從召回管理辦法對于“召回”的定義、大眾的“自我行為”以及技術專家的判斷來看,至少速騰的耦合桿式后懸架不能稱為“絕對安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