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抗藥物市場: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量價權衡
國際單抗市場潛力驚人。
資料顯示,中國單抗藥物的市場份額偏低,具有比國際市場更高的市場潛力。2007年全球單抗已占整個生物技術藥物市場份額的34.4%,中國則只有1.7%,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以抗腫瘤單抗為例,國際上單抗在抗腫瘤藥物市場中已經位列榜首,占據了34%的市場份額,而國內單抗在抗腫瘤藥物市場中僅占4.8%的份額。
不過,盡管單抗藥物靶向性強、副作用小、療效明確,在國外獲得較好的發展,但在目前主要由外資醫藥企業主導的國內單抗藥物市場,卻由于產品價格高昂而使需求受到抑制。
以外資單抗藥品修美樂為例,該藥品一針為7900元,每兩周注射一針,其療程一般為6~12月,一個療程下來就大概需要10~19萬元,這種貴族藥顯然不是一般人可以用得起的,從而也就抑制了中國國內市場的需求。
轉機在進入省級醫保乃至國家醫保。據業內人士介紹,2009年醫保調整之后,共有8個單抗藥物進入多個省的醫保,其中國內龍頭企業中信國健的單抗藥品益賽普已進入7個省的醫保。另一方面,在跨國醫藥巨頭的積極爭取下,目前也有多個進口單抗藥品進入地方醫保,而且去年以來中國的外企聯盟還在進一步和國家醫保進行降價方面的談判,看能否進入國家醫保。據悉,去年默沙東的相關產品價格降低50%后,其銷量上升了50%。
在此背景下,中國單抗藥品的天量市場有望逐步打開,而正在上市審核過程中的中信國健有望成為中國單抗藥品第一個黃金5年的受益者。
不過,業內人士有種擔憂,即未來抗體藥物市場是否會面臨價格戰,而為進入醫保降價后的產品價格是否可以保持該產品有足夠的盈利空間。
對此,前述業內權威人士表示,中國的抗體藥物價格一定會降下來,需求量也隨之會上去。他同時強調,盡管進入醫保后抗體藥物價格會下降,但可以肯定的是,該產品還是可以賺錢,不必擔心虧損的問題。
華神集團副總經理萬方則認為,10年之內中國抗體藥物產業還不會面臨低價格的競爭狀態。
鏈接
單抗——免疫學上的重大革命
1975年分子生物學家G.J.F.克勒和C.米爾斯首次利用B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制備出單克隆抗體,并因此獲得1984年諾貝爾獎。該技術將可以分泌單一抗體的淋巴細胞與可以無限增殖的骨髓瘤細胞融合,獲兼具兩種細胞特性的雜交細胞。這種細胞可以大量增殖并產生純一的抗體,即單克隆抗體。單性和均一抗具有高度特異性,為人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的手段,這一技術被譽為免疫學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單克隆抗體可直接用于人類疾病的診斷、預防、治療以及免疫機制的研究,為人類惡性腫瘤的免疫診斷與免疫治療開辟了廣闊前景。現階段,通常在診斷領域采用鼠源性單抗,而嵌入式單抗或人源化單抗則應用于治療領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