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乳粉汞超標事件續:中國無乳粉汞含量標準
但在1997年5月28日批準、1998年9月1日實施的《GB 10766-1997嬰兒配方乳粉 Ⅱ、Ⅲ》卻沒有對六六六、DDT和汞的相關指標做出規定。正是這一國家標準的改變,使嬰兒乳粉的汞含量限量標準從0.02mg/Kg變成了無標準。
昨日晚間,國家質檢總局通報稱,該局組織國家食品質檢中心對所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所有品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開展汞含量專項應急監測。截至6月14日12時,共抽檢了715個嬰幼兒乳粉樣品,覆蓋了全部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其中20家企業停產未采集到樣品)。檢測結果顯示,除伊利公司所屬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的個別批次產品汞含量異常外,未發現國內其他企業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汞含量異常的問題。
各地召回情況
上海工商部門表示,已將媒體涉及伊利乳粉的相關報道通報超市賣場,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超市賣場正在自行落實伊利相關產品暫停銷售措施。
大潤發超市表示同伊利已沒有合作。樂購超市一負責人表示已在6月14日早間將全優2、3、4段乳粉產品下架。山東濰坊佳樂家超市一名人員表示,目前并無2、3、4段產品,1段產品仍在正常售賣中。歐尚超市、沃爾瑪超市等表示還不清楚情況,目前并沒有收到來自政府部門或企業的下架或召回通知。
昨日晚間,有消費者發現在溫州某嬰幼兒用品店發現,伊利全優1、2、3段乳粉仍陳列在貨架上。店員稱,當日中午伊利乳粉的廠家代理商來過,并未提及全優乳粉汞含量異常情況。
在深圳新一佳超市和沃爾瑪超市均未發現全優系列乳粉。一名伊利品牌銷售人員稱,為了推廣更高端的“金領冠”產品線,全優系列去年年底已開始清貨,現在已完全停賣,該銷售人員還表示并不知道全優系列出現質量問題。
在武漢中百倉儲司門口店,有消費者發現貨架上的伊利嬰幼兒乳制品產品僅有“金裝乳粉”系列,而在社區超市和嬰幼兒用品店內,亦未發現上述被要求召回的問題產品。據店主介紹,自從“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消費者對國產嬰幼兒乳制品的需求明顯下降,社區超市基本不再采購國產配方乳粉,顯然,進口奶粉已經把國產奶粉“趕走”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