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品牌 四招決勝中國千億童裝市場
中國童裝市場大有可為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兒童數量已達3億,今后還將以1000萬每年的數量增加,未來幾年內迎來生育高峰已是大勢所趨。
童裝市場是一塊肥美的大蛋糕已是不爭的事實,總量預計有千億規模。然而,國內的童裝市場面對如此大的蛋糕,卻顯得有些尷尬。半壁江山被國外品牌占據不說,即便是剩下50%的份額,其中有七成童裝尚處于無品牌競爭的狀態,剩下可憐的三成掌握在國有品牌童裝手里。如何吸引寶寶和父母的目光、確立自身品牌定位、打造自身品牌已經迫在眉睫。
對于國內的童裝品牌來講,已經到了迎接這一行業的“品牌消費”階段,無論是在品牌定位方面還是在渠道建設方面,都到了必須變通的時候。
無論是那些很早就進入童裝行業的品牌,還是依附成人裝品牌建立起來的童裝品牌,以及依靠線上渠道建立起來的童裝品牌,都開始在2012年發力。今年的童裝市場,有熱鬧可看了。
千億蛋糕的現實面貌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兒童人數第二大國,擁有3億少年兒童,年均增長兒童人數1600萬。2008年,中國童裝消費額達500億元,到了2011年,全國童裝消費額突破700億元,預計到2013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000億元。
總體來看,中國童裝市場呈現以下特征:
1、童裝品牌產品多集中在中大童和嬰幼童,青少年裝涉及不多,這兩年企業越來越重視向嬰幼童和青少年裝的延伸。但是就青少年裝來說,做得比較好的是外來品牌阿迪達斯,其他國內品牌很少涉及。
2、價格集中在中高檔。中國品牌童裝給人的感覺就是價格普遍偏貴,和成人裝的價格差不多。主要原因是目前品牌童裝的設計、做工、面料和成人裝差不多,只是減少了一點面料成本而已。
3、國內、國外品牌各占50%市場份額,國內產品中有30%有品牌,70%無品牌。整體上沒有出現像運動裝、男裝一樣令人側目的大品牌。
4、銷售渠道以百貨、專賣店、主營店、精品店、超市為主,90%以上的品牌選擇入駐商嘗專賣店。很多品牌童裝也開始開拓網絡渠道,而且在網絡渠道銷售的增速非常快。
5、在設計方面,童裝需要突出時代的潮流感,融合兒童的審美需求。個性強、以自我為中心已經成為兒童的主要特點。因此,以不同的個性來定位童裝品牌,進行市場細分,也是打造童裝品牌的一種思路。
6、隨著阿迪達斯、耐克、GAP等國際品牌進入中國童裝市場,國內的童裝企業還將面臨國外具有成熟市場操作經驗和強大資源支撐的新一輪競爭。這種競爭不單體現在價格或生產制造能力上,更多則體現在品牌的全面競爭上。國內的童裝品牌也都認識到了這一點。
最后,從童裝市場的消費受眾來看,主力軍主要由80后父母構成,而且未來幾年就會蔓延到90后父母。至此,典型的“6+1”家庭結構越來越多地出現。也就是說,目前的孩子俘獲了整個社會與家庭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而童裝市場也由滿足基本穿著的實用型向追求時尚美觀的品牌化轉變。
綜上所述,打造品牌化童裝已經成為業界共識。無論從品牌定位、渠道鋪設、傳播策略,還是從數據挖掘和CRM管理方面,各家都開始著重發力。
戰品牌
第一招 找準定位
品牌是要帶給消費者一種感覺,包括產品的檔次、特征、個性、目標消費群等等,要給消費者一個鮮明的形象。但是在2010年以前,能意識到并做到這一點的童裝品牌少之又少。特別是那些早期進入童裝行業的品牌,除了LOGO之外,幾乎再難給消費者留下什么印象,這對于現在的童裝市撤境來說,顯然是不能適應的。
因此,找準定位,通過市場細分、個性挖掘、功能開發、產品設計、店鋪形象等方式塑造自身品牌成為童裝企業的重點。
目前從產品價格來說,國內的低端市場充斥著大量缺乏品牌意識的低廉產品,而品牌童裝一般都定位在中端。這個價格定位已經和國外品牌ZARA、GAP等相差無幾,甚至比優衣庫童裝更貴。從價格上來講,品牌童裝并不能把這一點當作自身優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