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業“引狼入室”
相比較之下,國內快遞企業的利潤率則低得多。以中國快遞第一股的中郵速遞近期IPO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郵速遞的營業利潤率僅為4.71%,而中郵速遞是國內唯一有資質運營利潤最高的商函和黨政機關函件的快遞企業。
周達認為,快遞行業新一輪洗牌或將開始。
民資巨頭偽淡定?
國內快遞企業對于“兩狼入室”也并非一片恐慌。“不會有太多影響。”全成快遞董事長陸雄笑呵呵地回應道。韻達快遞董事長聶騰云則以在京交會會議中暫不予回應。
順豐快遞一位不具名的高管表示,兩大國際巨頭進入國內快遞市場,只要也按照市場規則行事,順豐不擔心其會構成巨大威脅。
劉建新認為,目前“四通一達”的贏利點主要來自網購和電子商務的物流需求,由于中國消費者對網購快遞價格相當敏感,其快遞價格實際上非常低,因此并不太可能成為聯邦快遞和UPS的直接競爭對手。倒是順豐和EMS的中高端快遞需求,有可能會被聯邦快遞和UPS所分流。
不過,順豐快遞的高管認為,聯邦快遞和UPS不一定具備競爭力。首先其網絡覆蓋面不夠,目前只是布局到數個一線城市,如要布局到村鎮一級,恐怕還需三四年時間。
另有民營快遞企業人士表示,由于兩大快遞巨頭的申請中明確不能經營國內信件業務,這項利潤最為豐厚的業務一旦損失,會大大影響其國內業務的整體利潤。該人士透露,聯邦快遞和UPS在中國的快遞業務雖然經營多年,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尤其是聯邦快遞。因此,沒有拿到信件專營權,若又陷入中國快遞業的價格戰,兩大巨頭的國內快遞業務扭虧乏力,長期虧損下去恐怕也難以維系。
因此,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秘書長崔忠付看來,目前國內快遞企業已成規模,抗壓能力也在增強,盡管兩大國際巨頭進入國內快遞市場短期內會給行業帶來消極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卻是給國內快遞企業帶來管理和運營的經驗。他也認為順豐和EMS早就做好了相應的準備,不會受此沖擊。
國內快遞市場的前景是否真的如此樂觀?上述民營快遞企業人士笑道,實際上民資巨頭們表面淡定,暗地都會觀察聯邦快遞和UPS的布局,就連已經離場的DHL,也都只是暫時離開國內快遞市場,隨時可能反撲。如果這一天到來,國內快遞市場必然將陷入無休止的惡戰當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