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業“引狼入室”
聯邦快遞及ups重返中國快遞市場意味著什么?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本月底國家郵政局或正式給予聯邦快遞和UPS在華經營快遞業務牌照。這意味著,兩大國際快遞巨頭將在中國名正言順地經營國內快遞業務,二者的實力和規模對中國快遞行業無疑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廣東新邦物流有限公司電子商務部經理李國杰甚至認為,這是中國快遞業的“養狼計劃”。
兩狼放入羊群,顯然逼著羊群奔跑著變身豹子。“新一輪的整合開始了,看誰能活下來。”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貨運部黨委書記周達認為,快遞行業新一輪洗牌開始了。
重返國內快遞
如果說聯邦快遞和UPS將因此開始其中國快遞業務,這種說法顯然不夠準確。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秘書長劉建新告訴記者,事實上,這兩家國際快遞巨頭早在多年之前就開始經營中國國內快遞業務,當時快遞業務隸屬商務部管轄,商務部對外資公司的運營并無限制。隨著我國郵政政企分離的進程和《中國郵政法》出臺,才在條款中增加了對外資企業經營國內信件業務的運營限制,并要求快遞企業重新向郵政局申請運營牌照。
四大快遞巨頭正是受此沖擊,不同程度地放慢了中國國內快遞業務的發展步伐。DHL甚至于2011年宣布放棄國內快遞業務,將其國內經營公司股權割讓他人。
如今重新獲得國內快遞牌照,是否意味著兩大快遞巨頭將調整其中國業務的發展戰略?對此問題,聯邦快遞和UPS并未做出正面回復。
按照國家郵政局所披露的信息顯示,聯邦快遞和UPS的中國公司將分別以北京順義區和廣州白云區為基地,經營除信件外的國內快遞業務。聯邦快遞申請在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開展國內快遞業務,而UPS則只是在上海、深圳、廣州、天津和西安五地經營國內快遞業務。
雖然目前的業務范圍尚局限于部分一線城市,但劉建新認為,以聯邦快遞和UPS的野心,很可能會在一年內調整其國內快遞網絡布局,擴大其經營范圍。
“狼入羊群”?
“這是中國快遞業的養狼計劃!”李國杰如此評價這兩個國內快遞牌照的發放。
李國杰的快遞同行們也對于聯邦快遞和UPS涉水國內快遞市場憂心忡忡。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內快遞巨頭高管表示,過去幾年,國家郵政局限制外資快遞巨頭在國內快速擴張的相關政策,曾讓中國國有和民營快遞企業迎來“短暫的春天”,使得民營快遞得以爭得國內快遞的半壁江山。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份額分別為29.4%、67.6%和3.0%,業務收入市場份額分別為35.8%、49.4%和14.8%。民營快遞所爭得的67%市場份額引人注目。
上述高管認為,盡管目前國內快遞企業占據絕對優勢,但其基礎薄弱,如民營快遞企業2011年的業務量雖然完成24.8億件,但實現業務收入僅374.5億元,相比較國有快遞企業全年業務量完成10.8億件,實現業務收入271.1億元,以及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完成1.1億件,實現業務收入112.5億元。后兩者的利潤顯然均比民營快遞企業高得多。
“一旦國際巨頭形成反撲,國內快遞企業,尤其是民營快遞企業如此單薄的利潤率不一定頂得住。”該高管表示。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UPS2012年第一季度的合并收入總額增長了4.4%,達131億美元,營業利潤為15.7億美元。其中國際快遞收入為29.7億美元,營業利潤4.08億美元,利潤率高達13.8%。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