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服裝企業的轉型升級之道
以“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服裝”為經營理念的ZARA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可能是它的“快時尚”模式。所謂“快時尚”,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義,即上貨時間快、平價和緊跟時尚潮流。消費者對時裝功能性需求遠遠小于心理需求,時裝涉及滿足消費者諸如審美體驗、自我實現等心理訴求。而快是滿足這些訴求的基礎。
在時尚創新模式中,一般公司都參與全程或者從后半程加入,這樣雖然成本高、全風險低。ZARA則剛好相反,他的產品設計能在早期推出階段就能介入并實現小規模生產,繼而在接下來的早期主導階段實現快速生產、快速銷售和快速退出。
此模式業界都看得明白,真正做到則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快捷生產配送、貼近市場和高效商品企劃體系。
首先,ZARA的產品從設計至門店平均僅14天時間(快國內某些同行10倍)。為此ZARA把西班牙方圓200英里的地下都挖空,架設地下傳送帶網絡連接自己500家代工終端廠。每天根據新訂單,把最時興的布料準時送達終端廠,保證了總體上的時間要求。超快速的生產配送流程讓款式更新更快、增加了新鮮感并吸引消費者不斷重復光顧。
其次,ZARA總部掌握市場信息的渠道快速而透明。比如分布在全球的各個門店,他們能實時把銷售過程中顧客的意見和想法直接反饋給總部;還有設計團隊,他們也把各地捕獲到的時尚潮流信息第一時間進行反饋。如此貼近市場的機制無疑讓ZARA的服裝始終走在時尚前列。
第三是高效企劃體系,就是我們常說的買手模式。ZARA不完全自己設計和研發,更多是從其他時裝品牌發布會尋找靈感。而國內服裝也都在模仿卻鮮有成功,原因則在于缺乏對商品的積累和相關框架。
總之,中國服裝品牌當下的庫存問題不可否認有突發因素的影響,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結構和模式上的,有效借鑒ZARA公司的“小批量、快周轉、緊追時尚” 模式也許是解決方法之一。在新一輪產業升級轉型的大背景下,服裝行業受到不小的沖擊,我們相信,最終能夠生存下來的必然是“真正貼近消費需求同時引領時尚并以最快時間向消費者提供產品”的服裝企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