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高庫存反思
從多家品牌服裝企業的存貨周轉天數看,美邦服飾較為嚴重。去年二季度時,其存貨周轉天數已高達243天,這意味著庫存需要8個月才能消化完畢。
美邦作為國內最早學習ZARA、H&M快時尚模式的企業之一,一直要求其供應鏈從出貨到上架向兩周看齊。但一位美邦內部人士透露,兩周時間對美邦來說太緊張,運營部門一度陷入癱瘓。經過討論,最終將這一供應鏈時間限定在了2~3個月,這讓美邦有了喘息空間。然而,美邦如今消化庫存至少需要8個月,無疑讓美邦發展的步伐再一次受到限制。
粗放發展模式反省
上述接近美邦的人士表示,之所以美邦庫存高速增長,與其直營模式有著極大關系。2011年上半年,美邦的直營比例達到了50%以上。相較之下,森馬的經銷商仍然占絕對比重。“森馬可以將部分庫存壓力交付到經銷商手中,但美邦一半以上的直營店庫存壓力就必須自己承擔。”
對于經銷商比例過重的品牌而言,庫存壓力則體現在經銷商手中。上述業內人士說,“如今服裝訂貨會的增長情況相比過去兩年40%~50%的增速有所放緩。”
該人士分析,一方面由于經銷商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它們不想讓自己被庫存壓垮。“加盟商在之前的訂貨策略過于激進,導致銷售未達預期,存貨壓力比較大,現金流收緊,目前訂貨商態度比較謹慎,又導致訂貨的增速有所放緩。”一位匹克供應商也透露,去年的庫存達到了上千萬元,“今年風險過大。”
高庫存時代來臨,意味著企業需要放慢發展腳步。崔洪波指出,“這個時候就要看哪家企業不會隨波逐流,愿意停下瘋狂奔跑的步伐。”
根據美邦2011年業績快報顯示,2011年營業收入為99.4億元,2010年營收75億元,同比增長33%,營業利潤14.5億元,同比增長51%;2011年門店凈增數量超過1000家,總數達到4700家,增速達27%;預計2012年凈增門店數量仍可達到900家以上,增速約20%,發展速度不可謂不快。
服裝行業營銷專家李凱洛指出,粗放式發展模式依然是中國平價服裝品牌簡單而直接的增長來源。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