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碳稅來襲 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或被推高
中國鐵礦石行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挑戰,澳碳稅對該行業的影響將在今年顯現出來。
“澳大利亞碳稅,將推高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超過100億元。”碳金融專家王毅剛表示,根據他的分析,僅以澳大利亞兩大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與力拓的碳稅成本計算,在賣方地位強勢背景下,如果稅收完全轉嫁的情況,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將增加185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從今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亞政府將對全澳500家高碳排放企業,征收每噸23澳元的碳稅。澳大利亞的碳稅方案在國際上評價甚高,認為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做出切實行動,但專家們亦擔心,澳大利亞采礦企業的碳稅成本可以輕易地轉嫁給國外下游消費者。尤其是鐵礦石行業。
不過,TSI指數中國區經理韓遜認為,今年鐵礦石賣方強勢地位不明顯,“一方面是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興礦山,供應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由于今年中國房地產、汽車行業的不景氣預期,所以鋼廠沒有大量購買鐵礦石的沖動。”韓遜表示。
澳碳稅或推高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
根據王毅剛的分析,僅以澳大利亞兩大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與力拓“兩拓”的碳稅成本計算,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將增加185億元。
185億元怎樣算出?王毅剛的計算方式為,“兩拓”的碳稅成本,乘以“兩拓”鐵礦石出口中國的比例,再除以中國從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進口率。
首先,“兩拓”的碳稅成本。根據兩公司網站提供的信息,必和必拓與力拓2010年的碳排放量分別為4700萬噸、4340萬噸,二者相加,乘以23澳元/噸碳稅,再乘以6.8近日澳元兌人民幣匯率,得出“兩拓”的碳稅成本為141億元人民幣。
“兩拓”鐵礦石有一半左右出口中國,中國進口的鐵礦石有約38%來自澳大利亞,于是141億元乘以50%,再除以38%,得到的結果是185億元,這個數字為因“兩拓”碳稅成本,而使中國增加的鐵礦石進口成本。
“澳大利亞利用其在鐵礦石國際貿易中所占有的優勢地位,可以輕易實現碳稅稅負的跨境轉嫁。”王毅剛稱。
雖然,澳大利亞碳稅方案還將通過實施“就業和競爭力方案”,為排放密集的貿易競爭型行業提供94.5%或66%的補貼,但澳大利亞鐵礦石行業不屬于獲得補貼的貿易競爭型行業,“貿易競爭型評估的標準:一是貿易比重在2004-2008年任一年里超過10%,二是證明無能力將成本因為國際競爭轉移給消費者。鐵礦石出口不符合第二個標準。”王毅剛表示。
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信息,2011年,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6.86億噸,較2010年多進口0.68億噸,同比增長10.9%,鋼鐵行業因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多支出外匯約250億美元。
“一旦澳大利亞開征碳稅,‘兩拓’必定漲價,巴西淡水河谷也會隨之漲價,澳大利亞與巴西在鐵礦石出口方面呈‘雙頭壟斷’格局,市場缺口不是任何一家可以彌補的。”王毅剛表示。
“鐵礦石會不會漲價,還要具體看談判情況,其中關系復雜。”中創碳投有限公司戰略總監錢國強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