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零配件產業岌岌可危 90%產品處于低端
除了加大已有的配套項目,博世、哈曼等外資零配件企業已經進入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配套。曾宣稱“除了輪胎和玻璃外,幾乎所有的零配件都可以自己做”的比亞迪也開始和外資零配件企業達成合作協議。
資料顯示,比亞迪E6和S6車型的制動系統、雨刷等均由博世提供。吉利汽車的中高級車帝豪EC7,其供應商則全是德國博世、西門子,美國德爾福、偉世通,瑞典奧托立夫等國際品牌,沒有一個本土零配件品牌。長城汽車則與博世、德爾福、博格華納等外資零配件企業開展廣泛的合作開發關系。
除了外資零配件企業爭搶“蛋糕”外,這些蛋糕的基盤在縮小,自主品牌車企2011年市場表現不佳,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下降。
“這都會對本土零配件企業構成威脅。隨著汽車整車品牌的兼并重組,未來幾年內,本土零部件企業肯定會遭遇一輪洗牌,淘汰掉一些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企業。” 江浙一帶一位零部件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寧波均勝等一些本土零配件企業已經注意到未來發展的嚴峻形勢,邁出了海外收購或者加大技術研發的步伐。中國汽車咨詢中心網CEO徐錦泉稱:“國內一批零部件企業已成長為本土大型零配件企業,當企業在規模上具備優勢后,如果再上一個臺階,通過產能擴張來擴大規模已經沒有意義,要進一步發展,就要突破核心技術的障礙,海外并購就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出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則認為,中國的汽車零配件要強,必須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零部件企業,如果完全依靠外國零部件公司的話我們將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汽車強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