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產業29項國標將出爐 助力行業規范發展
萬里長征第一步
結束國內產業發展亂象,僅僅是四大標準出臺的應有之義。隱含的另外一重深意是:中國極有可能在清潔能源汽車產業占領一個非常重要的制高點,并以此為起點,逐步獲得話語權。
分析指出,標準統一可以把整車和基礎設施統一起來,避免基礎設施多樣化和重復建設。此外,有了標準后,中國就可能形成牽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牛耳的優勢。這樣,國外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后就必須按照中國的標準辦事,中國標準也可能作為國際標準,在世界舞臺上擁有話語權。
不過,雖然從目前政府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力度和決心來看,領先世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電動汽車產業還存在很多問題,能否順利發展還是個未知數,充電接口標準發布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事實上,電動汽車的技術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政府、企業尚未看清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律,沒有清楚認識到電動汽車的創新不僅僅是驅動的創新,還有能源供給體系的創新,所以要把電動汽車產業做起來很難。
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車必須與基礎設施配合,電動汽車是耐用產品,老百姓買車要考慮商品特征、性價比好不好、技術功能全不全,同時還要考慮在以后漫長的十年、十五年里使用是否方便等問題。
事實上,政策推動上也存在問題。過去30年里,中國在推動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產業發展時,都參照了國外成熟的產品和模式。但是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國外老師變成了同學,國外沒有提供成熟的產品、成熟的商業模式,需要國內產業獨立創新。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個城市把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建好,為整車銷售提供條件。整車無法實現銷售,基礎設施也沒有得到利用,互相還不配合。
推動電動汽車商業化發展不應只是一個口號,需要更多的實際行動。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電動汽車產業商業模式的構架不是簡單的企業產品銷售的商業策劃。“十二五”時期非常關鍵,這一時期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不應該在意銷售的是10萬輛還是100萬輛,應該注重基礎設施和整車配合,建立可用的技術、商業模式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化平臺建設,無論哪一項其實都是很嚴峻的工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