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產業29項國標將出爐 助力行業規范發展
電動汽車產業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在這新的一年里行業發展會走向何處?這個問題誰也無法回答,不過一切似乎正在逐步明朗起來。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由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電力企業聯合會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共同起草的有關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的四項國家標準已經批準發布,這些標準將于2012年3月1日起實施。另外,電動汽車充電設備25項國家標準、安全標準等也將在2012年陸續出臺。
此次發布的包括《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第2部分:交流充電接口》、《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在內的四項標準,被認為是電動汽車領域的基礎性法規。如沒有此四項標準,全國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實現公用便遙遙無期。
一直以來,電動汽車產業在研發、技術、制造標準、電池管理等方面都未形成規范,電動汽車產業難以形成成熟的商業運營模式,取得突破性發展。而為借助新能源汽車項目“上位”,國內大多數電動汽車企業甚至各自為戰,至今未形成統一的戰略。
對多年來彷徨無措的電動車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至少可以為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和標準支撐。但這僅僅是產業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而要實現電動汽車產業的商業化運營,其技術配套方案、商業模式構架、政府如何有效推動其發展,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可以預見,電動汽車產業距離商業化運營,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亂象叢生待規范
在電動汽車接口國家標準發布之前,存在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種企業標準。電動車企業生產出的產品,要和各地執行的標準分別對接。這對電動汽車接口制造企業來說就非常麻煩:貨物發往不同的城市需要根據不同的標準生產,比如在北京要采用國家電網的標準,在深圳卻要采用南方電網的標準。
一些電動汽車制造企業已經等不及國家標準,開始各自行動。在廣州,比亞迪就在深圳率先開售其e6純電動轎車,成為中國首款純電動私家車。在充電問題上,比亞迪與南方電網合作,為消費者安裝充電柜。
如果每個地方和企業都有自己的標準,容易形成地區封鎖,產業難以規模化發展。現在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還在初期,比亞迪也只賣了幾百輛電動汽車,現在出標準還比較及時。如果等到產業大規模發展起來,形成不同的規格后,問題就會很麻煩。
“我們已經收到國家標準,最明顯的是標準對充電接口的規格、尺寸作了規范。未來,我們將根據國家標準進行修改、調整。”成都銀鑫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德鵬表示。盡管在他看來,國家還需要出臺更多的標準來規范電動汽車的制造,比如電動汽車關鍵部位的技術參數標準、電壓標準等,但他看好電動汽車產業的前景,“開了頭就好了。充電接口標準出來以后,企業有了方向感,會少走些彎路,走得更快一些”。
在成都,像銀鑫這樣的電動汽車制造企業則是按照國家電網的標準生產制造,這主要取決于城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實施建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成都市根據國家電網的標準,2011年已經建好3個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在建的還有3個。
對于電動汽車行業由于標準缺失而面臨的困擾,趙德鵬體會頗深。“充電接口標準發布之前,像我們這樣的電動汽車制造企業都很猶豫,不知道以后會怎么發展,不敢貿然批量生產汽車,只能做些樣車。”趙德鵬說。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汽車行業管理處副處長陳四維認為,接口標準的頒布就是國家應該做的一件事情,充電接口標準就像對加油口大小的規范,是一個很普通的國家標準,“對電動汽車而言,最重要的是電池標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