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新訂單大幅減少 2013年將是考驗之年
一周后就是農歷新年了,山海關船廠持續了長久的冷冷清清,張斌年終獎至今沒有到手。
“去年這個時候,年終獎早就到手了,可是今年卻一拖再拖,一開始說是(去年)12月20日發,后來又說1月1日,唉,沒一個準的!堂堂一個經營多年的老船廠,一年奮斗下來竟然沒有錢!”1月13日,張斌憤憤不平地說。
據他透露,現在船廠造船年年虧損,只能靠修船來賺錢,但現在很多船東因運費太低都開始封船了,所以原本不錯的修船收入也開始大幅減少,整個船廠入不敷出。
而張斌反映的情況并非個案。經多方調查發現,國內很多中小型造船廠因2011年缺少訂單,已經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現了開工不足的跡象,甚至有些出現了大面積停工停產的現象,而且幾乎所有的大船廠均出現了明顯的利潤下滑。
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國內造船廠新承接船舶訂單大幅減少,手持船舶訂單持續下降,2011年1-11月份,新承接船舶訂單336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7.3%。
業內人士分析稱,當前的經濟形勢將使造船市場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在世界造船業供求矛盾逐步顯現、新船訂單不斷減少、新船價格持續下滑和造船成本日益高漲的形勢下,我國的造船業未來一段時間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船廠停工停產
無獨有偶,在造船業大省江蘇,許多造船廠也身處與山海關船廠相同的尷尬境地。在這里,大部分船廠都處在停產半停產的狀態,即使手持一些訂單的船廠,利潤水平也大不如過去幾年,更有甚者已出現“負利潤”。
談到訂單,南京華泰船業有限公司內部不愿具名的人士用了一個“撐”字道破目前的困境:“目前手上還有5條船,其他新的還在談,現在的訂單只夠撐到2012年。”
江蘇省經信委民爆船舶處提供的數據顯示,江蘇省2011年上半年造船完工量為1081.3萬載重噸,新承訂單量724.7萬載重噸,手持訂單量6921.1萬載重噸,三大指標與2010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增幅明顯放緩。
而另一組數據則更能說明問題:2011年前10個月,江蘇口岸累計出口各類船舶120.2億美元,同比增幅較2010年減少了近五成;10月份的船舶出口額只有11.7億美元,同比下降10.3%,環比下降8%。
有專家稱,得益于金融危機爆發前船市空前興旺,大多船舶企業抓住機遇承接了大量價格較高的訂單,船舶交付期延續到2011年和2012年,從而支撐了上半年經濟指標保持穩定。
“但隨著金融危機爆發后低價位承接的船舶陸續開工建造,當前新船價格比金融危機爆發前普遍下降了30%到40%,外加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航運市場不景氣等諸多因素影響,使得船舶工業受到嚴峻考驗。”該人士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