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十年”終結 煤炭出路在哪里?
經濟賬
煤制油的經濟性,一方面受制于成品油價格波動,另一方面還受困于煤炭原料的價格起伏。
對于煤制油項目,業內普遍的看法是,只有國際油價位于70-80美元/桶以上,項目才能獲利。而煤價保持每噸在200-300元之間,才可以保證煤化工項目不虧損。
從2009年到2011年,煤炭價格的飛漲為煤化工產業籠上一層陰霾,如果項目建立在運輸條件良好的東部地區,那么煤炭開采成本和物流成本總共就要800元/噸,如此算來,生產1噸煤制油的煤炭原料成本就是3000元左右,如果再算上高昂的固定投資成本,這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承受的代價。
在煤炭原料上,神華當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在內蒙古和新疆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優勢,為煤化工項目提供了強大的原料支撐,盡管近一年來煤價呈現連跌態勢,但是對于神華煤化工板塊,卻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出乎常理的是,神華方面公開否認自己的煤制油項目享受到了煤價的實惠。梁仕普說,神華的煤炭生產和銷售板塊歸屬上市公司“中國神華”,而煤化工項目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從上市公司采購煤炭,就一定要按照市場價,少花一分錢都要受到董事會的質詢。
“可以確切地說,現在我們煤化工所用的煤炭價格,比從當地其他公司采購的價格還要高,原因是現在煤市跌了,但是神華內部供煤的價格還沒有調整,所以跟其他的煤化工項目相比,我們在煤炭成本方面還是劣勢。”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長陳亞飛曾對媒體表示:某些煤制油項目之所以經濟效益較差,主要與煤價較貴、工藝選擇不當有一定關系,例如,同樣規模的煤制油項目,原料煤價格有的每噸1000元,有的每噸三四百元,催化劑和投資成本都相差20%-30%。此外,尾氣利用、污水處理費用各不相同,導致不同項目的收益差距較大。
盡管在煤炭采購方面不占優勢,但是神華仍對盈利充滿信心。梁仕普說:“今年前8個月利潤非常好,大大好于預期。從運轉情況上看,這些煤化工項目都是賺錢的。”但是面對毛利率等具體財務指標,梁仕普卻不便多談。
此前有部分專家認為,煤制油產業更多情況下只是國家示范工程,離商用還很遠,因為技術、設備昂貴以及巨大的環境成本,使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所以煤制油只能是能源戰略的備手,不宜作為能源發展的主流。
但神華的標兵作用,似乎使這個不被看好的新興產業發生一些改變。梁仕普認為煤制油工業實踐能夠證明:工廠可以穩定運行并能夠實現盈利,我國現在可以提供幾乎所有技術和裝備。國家可以考慮在煤化工規劃區內,按照既定的優選項目規則,批準兩億噸/年的煤制油項目。
政策平衡木
沒有哪一個產業能脫離國家意志而自由發展,能源產業更是如此。在政策的收與放之間,國內煤制油乃至于整個煤化工行業都如履薄冰。
“我們面臨的不是困難,而是很大的政策風險。”梁仕普承認。雖然神華穩坐國內煤炭行業第一把交椅,煤化工項目也在國家屈指可數的批復的示范項目之列,但因為國家相關政策出臺的過于頻繁,而有所擔憂。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煤化工專委會秘書長胡遷林在解讀煤化工政策時特別提到:從2006年到2011年,國家幾乎每年都要出臺一個關于煤化工的指導文件。
煤化工行業屬于資源、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在煤炭資源豐富的省份,地方政府都會對煤化工項目進行一番規劃,希望把投資留在當地,所以其中很少是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的,大部分由各地政府自行批準,未批先建現象也屢有發生。
“進入‘十二五’以后,各地都在煤化工方面制定了宏偉的煤化工發展規劃,比如內蒙古,新疆,陜西等,基本都是煤制油,煤制烯烴項目,我們初步統計發現,地方上規劃的煤制油項目大概有2000多萬噸左右,這個數字非常龐大。”胡遷林說。
地方沖動的結果就是煤化工產能過剩以及開工率嚴重不足。例如煤制甲醇,2000年國內的甲醇產能在348萬噸左右,2005年產能達到720萬噸,2011年甲醇產能增長到了4560萬噸左右。產能十年增長了十幾倍。
在嚴重供大于求的形勢下,甲醇在短短3年內就從4000多元/噸跌至2000元/噸。陜西省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長萬恒曾對媒體承認:“(榆林的)這些煤化工項目目前情況都不好,即使有配套煤礦,50%保本,50%虧損。”而另有資料顯示,各地規劃的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項目,實際開工和具備開工條件的不足10%。
從2006年7月,國家意識到煤化工發展的無序性和未來風險,開始施以整頓措施。當年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在相關規劃編制完成并得到國家發展改革部門確認之前,暫停核準或備案煤化工項目。
“如果查閱公開資料,在煤制烯烴方面,你會發現中國科學院的大連化物所賣出了多少套專利,就有多少企業在建立類似的項目,如果國家不處理,那么整個烯烴市場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就是風險。”梁仕普說。
在煤制油方面,發改委在2008年9月發布《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除了神華集團的兩大煤制油項目外,一律暫停其他煤制油項目的審批。2009年,國務院下發《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煤化工作為“六大過剩產業”被提出明確的整改計劃。
“國家想通過嚴格的審批程序,通過提高門檻、加強管理,使得煤化工走上科學有序的發展軌道。”胡遷林表示。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今年,煤化工行業贏來了政策松綁,發改委、能源局研究制定了《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以及《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一期15個煤化工的升級示范項目,將陸陸續續獲批。據悉,潞安180萬噸煤間接液化項目和同煤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已相繼獲得國家發改委“路條”。
開閘并不意味著大規模放水。胡遷林稱,“十二五”期間,國家并不希望煤化工行業急于擴大規模,而是把重點放在升級示范方面。通過示范項目而掌握一批產業化技術,同時探索出發展煤化工的工藝和管理流程,為今后大的發展做充分準備。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