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或實現4.5萬億產值
節能環保產業前景廣闊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日前,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明確了這樣一個目標,即“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2%左右。
“根據國務院的規劃,到2015年,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左右,其中節能環保產業的增加值就占到了1/4。”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文一波表示。
文一波進一步解釋,節能環保產業占比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因為相比其他新興產業,其基數比較大,2010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2萬億元,另一方面也充分說明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
《規劃》還明確了八大節能環保重點工程,預計到2015年產值達3.03萬億元。
節能環保服務業產值將達8000億
《規劃》指出,節能環保產業前景廣闊。
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準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節能服務總產值可突破3000億元;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市場空間巨大;城鎮污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需重點發展的領域包括:節能產業重點領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領域、環保產業重點領域等,其中節能環保服務產業尤為引人注目。
對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目標,國務院的規劃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節能服務業銷售額年均增速保持30%,到2015年,分別形成20個和50個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專業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環保服務公司。
在節能服務領域,WIND統計資料顯示,具有代表性的、規模比較大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專注于余熱發電的合同能源管理的上市公司天壕節能,截至2011年公司合同能源業務銷售收入近1.8億元,占主營收入(另一項業務為工程技術服務)的比重為98.2%;專注于建筑節能領域合同能源管理的上市公司泰豪科技,2011年其智能節能業務營業收入為18.27億元,占(裝備信息、電機電源、智能節能)三大主營業務的61.2%。
相比節能服務而言,環境服務業則是一個新的概念。“在環境產業中,環境裝備制造主要歸工信部管,而環境裝備制造之外的環境產業都可以納入環境服務業,環保部想把這一領域抓在自己手里,所以在力推環境服務業。”一位接近環保部的專家解釋。
該專家進一步解釋,環境服務業的外延很廣,主要包括以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火電廠煙氣脫硫脫硝、危險廢物及醫療廢物處理領域的建設運營業務,以及環境投融資、清潔生產審核、認證評估、環境保險、環境法律訴訟和教育培訓等環保服務體系。
根據環保部科技司司長趙英民的介紹,發達國家環保產業中服務業比重占到50%-60%,而我國的環境服務業在環保產業中的比重約為15%,尚處于產業化的初期,預計到2015年,環境服務業的占比將提高到35%。
趙英民透露,環保部將開展以合同環境服務為主的環境服務業試點工作,主要包括區域性(省、市、區)發展環境服務業綜合試點、行業或區域性第三方運營模式試點、綜合環境服務模式試點等。
資料顯示,所謂合同環境服務是環境服務業的一種業務模式,與合同能源管理相類似,是指以達到約定的環境目標為標的,環境服務業的乙方(受托方)向甲方(委托方)提供解決環境問題的系統化、綜合性環境保護服務。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