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利好有限 鐵礦石庫存仍將維持高位
鐵礦石“壓港”令各方關注,對此,日照港董秘余慧芳表示,“準確地說,從去年底以來,鐵礦石港口庫存就一直在高位,增加或者減少幅度都不大。”
“其實,港口庫存只是一個時點的數據,并不能說明經濟的冷或熱,也不能成為經濟的晴雨表。下游市場需求大或者小的時候,我們這里都出現過鐵礦石高庫存情況。”日照港證券事務代表范守猛表示,鐵礦石港口庫存量及價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下游需求。
而中國人民銀行6月7日最新公布的降息消息,也不能立即讓鐵礦石貿易商及鋼鐵企業松一口氣,政策利好傳導到鐵礦石庫存量需要很長時間。據央行公布,自6月8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將下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也將相應調整。
港口庫存持續高位
“今年1~4月份,港口鐵礦石庫存環比一直在增長,但幅度不大。”余慧芳說,因為增長幅度很小,所以對港口的堆存能力并沒有造成太大壓力。
至于媒體報道的青島港鐵礦石嚴重壓港情況,日照的一家鐵礦石貿易商劉經理說,“這是他們的堆存能力有限造成的。”
事實上,從去年11月份以來,鐵礦石港口庫存就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以來基本上維持在1億噸的水平。”專家表示。
“這幾天庫存倒是有所減少,但量也很小。”余慧芳介紹。而新華社發布的“新華-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顯示,截至6月4日,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沿海25港)為9662萬噸,較上一報告期期末(5月28日)減少62萬噸,環比下降0.64%。據日照當地一家大型鐵礦石貿易商介紹,目前庫存的小幅減少,其實只是鋼廠在補庫存,并不能表明下游需求回暖。
盡管下游需求不振,港口庫存節節攀升,但鐵礦石進口量卻仍未見大幅減少。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1~3月份,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長10%,4月份進口量雖然環比有所下降,但幅度并不大,僅為8.24%。
與此同時,鐵礦石價格在經過了一輪連續下滑之后,近日已經企穩。“新華-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顯示,中國進口品位63.5%的鐵礦石價格指數為137,上升1個單位;58%品位的鐵礦石價格指數為116,上升1個單位。
貿易商期待利好政策
“目前這種狀況之下,有實力的貿易商還在繼續做。他們一方面是資金充足,另一方面是要減少虧損。”日照礦石貿易商劉經理表示,大貿易商們去年底的時候高價進的鐵礦石,基本全部“被套”,現在價格降下來了,他們就繼續小批量吃進,減少前期虧損。
而像劉經理這樣資金充足的中小貿易商,不敢投入太多,他們只好抱團取暖,幾家聯合起來進貨。資金不足的小貿易商們,就只好揮淚割肉了。
“鐵礦石市場,3年內不會再有好行情了,反正我是看不到希望。”劉經理無奈地說,因為看不到希望,他目前也已經開始虧本甩賣手里的高價貨,并且準備從此退出鐵礦石貿易行當。
“現在大家都在期待出臺利好政策。別管政策刺激會留下什么樣的后遺癥,對于眼下的經濟肯定會有利。”劉經理說。
盡管如此,昨天出臺的降息政策,并沒有給劉經理和他的同行們帶來多少喜悅。不少鐵礦石貿易商和鋼鐵企業都認為,房地產政策的松動短期內是不可能了,最有可能的是金融政策的利好。但是,降息對于瀕臨絕境的企業來說,“遠水解不了近渴”。
在期待利好政策的同時,他們對于鐵礦石市場未來的預期仍然充滿悲觀。“政策利好傳導到鐵礦石這里,需要很長時間。一個是因為鋼鐵產業鏈太長了,再一個就是下游鋼材的庫存太大了,短期之內難以消化掉。”劉經理說,今年以內,無論是鐵礦石的價格,還是市場需求,可能都不會有任何起色,回暖最快也要到明年初。
鋼鐵供需矛盾突出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6月國內粗鋼日產量可能維持在創紀錄水平的200萬噸左右。巨大的產量是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產生的么?市場需求又在哪里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