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散戶牛奶傷害了誰?中國奶源如何規范?
牛奶遭拒收 奶農無奈倒掉
中國牛奶業的信任指數在老百姓心中已經每況愈下,近日傳出蒙牛牛奶添加牛尿的傳聞,盡管蒙牛后來出來辟謠,但其中有多少人對之深信不疑,可見奶源問題已是困撓乳企的危情。日前,一則“奶農抗議并把鮮奶傾倒在光明乳業工廠門口”的新聞在網絡上傳播開來。據了解,此事源于光明拒收散戶奶農的牛奶。
“三聚氰胺事件”后,各大乳企在奶源建設上不惜重金,“不收散奶”也成為各家企業標榜奶源安全性的一個重要舉措。但廣州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則放炮稱,散戶奶農利益被侵的同時,國內的奶源結構并沒有得到相對應的提升,目前國內仍有高達67%的奶源,出自100頭以下的非規模化散戶奶農。而部分乳企宣稱的80%奶源來自規模化牧場,數據則存“注水”嫌疑。
從安全性的角度,奶源規模化已是行業的必然趨勢。但究竟如何規模化?國內的乳業大佬們,也還沒有找到明確的方向。
拒收散戶奶
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即已在公司內部下達死命令,“把這5%的散奶全部砍掉”。
“倒奶”事件源于一條短信。5月15日,湖南多位奶農先后收到短信,“接光明乳業通知,明天不會收鮮奶了”。次日,這些奶農即載著鮮奶驅車趕往湖南光明乳品有限公司,得到了同樣的答復。一怒之下,這些奶農將鮮奶倒在了該公司的工廠門前。
據奶農介紹,其之前曾與湖南派派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長期的鮮牛奶購銷合作合同,之后派派公司的牛奶業務被光明乳品收購,這些奶農們認為光明乳品應繼續收購他們的牛奶。由于缺乏必要的冷鏈設備,這些鮮奶被拒收后,也已無載回去的必要了。
據湖南光明乳品有限公司方面介紹,由于散戶奶農很難監管,該公司早已決定全面停止收購散戶奶源。其新收購的派派食品公司雖之前曾與奶農們簽訂過購奶合同,但該合同已于2011年12月到期。為了減少奶農們的損失,公司還設置了一個緩沖期,但公司的決定難以被散戶奶農們理解。
光明乳業總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光明乳業的全國奶源結構由規模牧場、承包租賃的養殖小區牧場和散奶組成,其中自營規模牧場和合作規模牧場占奶源結構的絕大部分,散奶只占5%左右。
據稱,“三聚氰胺事件”后,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即已在公司內部下達死命令,“把這5%的散奶全部砍掉”。如果奶源不能得到保障,寧可不建新工廠,不擴大生產規模。
拒收散戶奶的并非光明一家。2008年之后,伊利和蒙牛也開始對散戶奶源慎之又慎,在湖北、內蒙古等地,之前也都曾出現過因鮮奶被乳企拒收,奶農們憤而倒奶的情況。“散戶在奶牛的選種、科學喂養、飼料合理搭配等方面都缺乏指導,容易造成奶牛低產奶源低質。”王丁棉向表示,此外,由于散戶多采用人工擠奶方式,容易造成原奶微生物超標等質量安全問題。散戶奶源逐漸被淘汰,也將是行業趨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