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化妝品產品添加重金屬成風 汞超標6萬倍
迪奧及歐萊雅多款化妝品被檢出重金屬鉛
目前看來,化妝品也是“重金屬”污染的重災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短短三個月之內,包括迪奧、歐萊雅等旗下多款彩妝口紅被指含重金屬鉛,國內祛斑產品又在最近被檢出違規添加重金屬汞,超標甚至達6萬倍。
“汞添加于護膚品中是最為普遍的,相當于行業內企業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類似情況主要存在于國內品牌,背后是出于功效的考慮。因為沒有成熟的技術來達到其對外宣傳的效果,就用違規成分添加來替代。”國內日化專家馮建軍指出。
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楊志剛透露,“國家不允許加的總共有800多種,而違規添加手法數以百計,這些情況專業人員都很清楚。除了汞這種重金屬,很多企業開始添加氫醌、維甲酸和果酸等違規物質。”
“加”出來的化妝品
國內小品牌只能靠承諾超過現有技術所能達到“超級功效”來與國際大廠商競爭
據此前媒體的報道,一位王姓消費者懷疑其罹患的腎病綜合征與產品違規添加汞化合物有關,將其購買的“韋醫生大清藥王”和“韋醫生古韻”兩套美白套裝化妝品送至山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測,最終的送檢結果顯示,“蓉貴妃美白祛斑晚霜”產品被檢出汞含量64117ppm(毫克/千克),超出國家《化妝品衛生標準》所規定“化妝品中汞含量不得超過1毫克/千克”之限6萬多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調查發現,目前在S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備案的化妝品中,商品信息含有“韋醫生”字樣的僅有2款產品,并不包含前述曝光的產品。而未獲批文的化妝品加上違規添加的重金屬,卻最終成功進入流通市場。
2011年末國家食藥監部門對美白、祛斑類化妝品抽檢結果顯示:18項不合格產品中16項為汞超標。而實際上,早在2006年,當時國內知名品牌“白大夫”旗下的產品就曾因重金屬被檢超標而聲名狼藉,企業發展嚴重受損。時隔六年,日化化妝品中禁用或限用的重金屬鉛、汞、砷依然屢禁未止。
楊志剛表示,企業添加這些違規成分更多是出于功效的考慮,而非成本因素,“化妝品、護膚品本身成本并不貴”。相比國際大廠家的重金宣傳攻勢,國內小品牌沒有這個財力,只能靠承諾超過現有技術所能達到“超級功效”來競爭。
“使用‘氯化氨基汞’這類汞化合物能夠提高祛斑美白產品的效果表現,強調皮膚表面的物理變化,這也迎合了很多消費者對于護膚品希望盡快見效的心理。此外,每個護膚品的受眾皮膚情況各不同,因此,要達到產品使用后‘千人一面’的快速成功效果,很多廠商也會采取‘非常規’的手段”。馮建軍指出,“可以說,市場上眾多宣傳多少天之內立即變白功效的產品,極可能都是添加了這樣的成分。”
一位國內日化企業內部人士透露,目前涉及祛斑美白的配方達上百種,在違規的監管上可以說“防不勝防”。“比如氫醌就主要是添加在美白祛斑的產品中,其添加出的效果與汞的化合物差不多,但安全性比汞要略好。畢竟汞是重金屬,會導致皮膚發黑。另外還有維甲酸和果酸這類成分的添加,其中果酸主要用于抗衰老產品。”
外資壟斷“陽謀”?
部分市場壟斷企業拼命推動國家標準的制定,以在一定范圍內限制某種成分的使用。
上述企業人士指出,目前國內的一些較成熟的品牌也開始選擇不加重金屬等違規物質,轉而全力打造品牌、投入廣告宣傳,只有中小品牌依然如此操作。而一些國際大牌之所以沒有選擇添加,主要是擔心重金屬添加后引發的天價索賠,因此堅持通過聘請大牌明星代言來宣傳,淡化產品實際的功效承諾。
畢竟,在這一問題上,外資大牌已經“吃過苦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