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例籃球文化產業風投案誕生 是否新藍海?
不久前,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一份《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明確指出,要把文化產業打造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的產業。自此,文化產業開始引起資本的濃厚興趣,除了主流的影視產業外,一些細分的文化創意產業同樣不乏關注者,比如體育文化產業。
日前,以“秀王”品牌為核心業務的北京明日陽光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稱:明日陽光)獲北京環新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環新創投)3000萬元投資,首次注入資金500萬,兩年分兩期注入。
據了解,此為國內籃球文化產業的首個風險投資案例。
明日陽光董事長許云飛表示,資金主要用來建設品牌,同時,2012年將在省級城市建立5至10個培訓網點,完成局部的培訓網絡布局;3年內在全國成功復制標準化培訓模式,力爭實現全國1000家培訓教學點的發展目標。
是否新藍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在歐美國家體育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美國體育產業的年產值達到2000多億美元,是汽車制造業總收入的兩倍,達到GDP的2%;英國體育產業年產值達70億英鎊,超過汽車制造業、煙草業的產值。我國體育產業年交易額在500億人民幣左右,基本由體育用品市場所支撐。目前我國已經擁有全球65%以上的體育用品生產份額,其中運動服裝、運動鞋占世界份額高達80%。
事實上,我國體育產業的短板在于體育服務業,體育文化創意產業。許云飛認為,相比之下,這一塊的市場大得驚人。僅僅以籃球為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中國是世界籃球人口最大的國家,截至2010年,中國籃球人口已占全國總人口的19%,接近2億人。中國近4億青少年中大多表示籃球為其最喜愛運動項目,現在年輕的家長,更希望孩子去籃球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調查,僅室外籃球場就占中國全部43萬塊室外體育場中的79%。
不過,目前中國的籃球產業人均消費每年只有3美元,由此可以預計我國未來的籃球產業市場將會達到十分可觀的規模。其中作為籃球文化創意產業的籃球培訓、籃球表演等,無疑是體育文化這個新藍海的重要組成部分。
外教、場地費成難題
籃球作為許云飛的個人愛好,一直也很關注這項運動。許云飛發現,在這個領域有著驚人的市場,只是這個市場現在也魚龍混雜,“除了專業訓練營以外,北京有40多個籃球訓練營,很多時候一個夫妻店就可以做一個訓練營,平均一個學生1500元左右的學費,招到100個學生就可以有一年的生活費了。”由此,許云飛說品牌對于籃球文化市場而言“至關重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