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創20多年最低水平 行業啟動“自救”行動
前瞻網從中國烹飪協會昨天發布的一份報告了解到,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餐飲業出現了改革開放35年來的首次負增長。改進作風“八項規定”以及反對浪費、遏制公款消費的常態化,引發了餐飲行業的思索,全行業最大規模的“自救”行動也正式啟動。
□數據慘淡局面前所未有
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餐飲業增幅為13.6%,創下1991年以來(除了發生非典的2003年)的最低水平,把曾經以2倍于GDP增速高速增長的餐飲業拉回了現實。
每年春節當季都是餐飲業的銷售旺季,然而報告顯示,今年1-2月份,全國餐飲收入4030億元,同比增長8.4%,增幅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而且是近10年來首次出現個位數增幅;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的餐飲收入為1278億元,同比下降3.3%,為餐飲業自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報告稱,目前我國一二線城市餐飲業增長乏力,三四線城市后勁不足,大眾餐飲也面臨著成本持續上漲、盈利能力下滑、增速放緩、后勁疲軟等困局,近期的禽流感疫情更是令餐飲企業雪上加霜。
報告特別提到,高端餐飲企業增速下降尤為明顯,部分企業今年2月份營業收入降幅超過50%。此前,湘鄂情[0.24% 資金 研報]已預計一季度將虧損5500萬至7000萬元,而上年同期該公司盈利4623萬元。“盡管有心理預期,但這么難看的數據仍讓人猝不及防。”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表示,從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餐飲企業業績連續下滑,慘淡局面前所未有。
□影響餐企紛紛撤銷IPO
行業慘淡使得餐飲企業的上市進程更加艱難。前瞻網獲悉,在證監會近期針對擬IPO企業啟動的復核中,企業自查階段已有約25%的排隊企業退出或中止了審核進程,其中餐飲企業、農業企業較多。前瞻網了解到,早在去年就進入排隊上市狀態的高端餐飲企業“順峰飲食”和“凈雅食品”雙雙撤單,去年8月啟動上市計劃的北京快餐連鎖企業“嘉和一品”也因未遞交財務自查報告而自動中止核查。
“這肯定和當前的行業環境不景氣有關。”盡管企業方面對撤銷IPO申請都不愿正面回應,但中國烹飪協會新聞發言人邊疆認為,企業撤銷上市計劃與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經濟狀況有關,“企業壓力重、后勁不足、沒有底氣。雖然通過前期的發展,這些企業已經達到了上市的要求,但在當前的嚴峻形勢下,企業清醒了很多,如果上市后表現不好,還不如不上市。”
原本計劃在內地上市但被證監會否決的俏江南今年年初曾確認,公司在港股的上市申請已成功通過聆訊。對此,邊疆也并不看好,他認為,畢竟俏江南的主要店面都在內地,其上市進程多少也會受到餐飲行業下滑的影響。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