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不景氣加劇 重慶回龍壩八成企業陷困境
更讓紡企老板們感到苦悶的是,這幾年回龍壩鎮的人口紅利也在逐漸消失。徐興全說,前幾年回龍壩紡織工人的月均工資水平在2000元左右,比江浙沿海地區低近千元;現在回龍壩紡織工人的月均工資水平已在3500元,甚至高出沿海地區,而同新興的河南等勞動密集型地區相比,在電費、人工等方面,回龍壩紡織企業每米布生產成本要高出2毛錢。
為此,鎮上有幾家紡織企業已準備在河南等地建廠。
“我們在市場最前端,感受尤為明顯,日子確實不好過。”張巍說,今年以來公司布匹貿易額減少了一大半,為了消化風險,下游的制衣廠不僅壓低單價,還會要求一批訂單分批次完成,大家心里都沒底。
棉花的“原罪”
重慶并非棉花盛產地,當地紡織企業長期以來都從新疆、山東等地采購棉花,或者從成都等地采購加工好的棉紗。
提起回龍壩,成都巨華投資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彭飛表情變得難以捉摸。過去幾年,這里是他的主要工作地點,每年能為其公司帶來80%左右的棉紗銷售收入,即便是行情不算最好的去年,銷售額也占到了70%。
彭飛在回龍壩設置了辦事處,還配有兩名銷售人員,以往他每月都會在此待上幾天,但近半年來他卻一次都沒去過,辦事處也只剩下一名偶爾派駐的銷售人員。“今年業務差了,估計總份額還不到20%。”
“市場還是有訂單,但對于國內紡織企業特別是回龍壩的紡織企業而言,他們抓不住訂單。”彭飛說,國內外棉花差價從源頭上削弱了紡織企業的競爭力。
9月3日,中國棉花價格328指數為18551元/噸,國外同等規格棉花,納完進口滑準稅后,仍比該指數低出近4000元/噸。
彭飛認為,以回龍壩為代表的紡織企業直接競爭對手為越南等新興東南亞國家的紡織業,棉花原料成本高企、人口紅利消失,這些因素都使回龍壩紡織業處處受挫。
此外,國內棉花價格的持續波動也加大了紡織企業的經營風險。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去年8月,棉花價格每噸1.7萬元,9月份開始飆升,兩個月內瘋漲到每噸3.3萬元,今年2月更達到3.5萬元的歷史高價。然而,從今年3月開始,棉價忽然掉頭向下,每噸棉花的價格以3天降500元的速度快速下瀉,同樣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棉價迅速回落到每噸2.2萬元。
而根據海關總署此前公布的數據,紡織服裝1-7月累計的出口額已經全面逆轉為負增長,其中7月的出口額同比下降了8.1%。記者獲悉的一份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對百家骨干棉紡企業的調研顯示,至少30%的規模以上企業已經限產,一半以上的中小企業因用棉成本過高不得不停產,絕大部分企業每生產一噸純棉紗虧損都超過2000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人士稱,目前紡織工業多項指標都在惡化。“1-7月紡織行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了11%,比上年回落了近19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持續下滑,1-7月下降了9.4%;上半年的行業利潤同比下降近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超過40個百分點,情況比2008年還糟糕”。
盡管大環境、小環境都不如人意,但徐興全說,他還在期待小鎮涅槃重生,當地政府正在規劃紡織工業園,并計劃利用停產期對企業進行改造升級,幫助企業走上規模化及現代化生產之路。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