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高稅率出乎意料 對美光伏出口臨“死刑”
國內積極應對
而作為光伏初裁的應對,中國商務部對美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也已接近尾聲。此項自2011年11月開始,包括“美國華盛頓州可再生能源生產鼓勵項目”等涉及風能、太陽能及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相關的產品、設備及零部件。
“我們已經做好了反制準備,但是希望不要出臺,因為這對中美兩國都沒有好處。”在5月18日光伏反傾銷初裁結果解讀會上,李俊峰措辭強硬。
在初裁發表后,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美方的上述裁決是在清潔能源領域主動挑起貿易摩擦,向全世界發出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消極信號。這不但損害中國企業利益,也會對美國下游用戶利益造成影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5月18日表示,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產品在價格上有較大的競爭優勢,這主要源于中國企業持續研發先進生產技術。“同時,中國光伏企業在將產品出口到美國的同時,也進口美國的光伏原材料和設備。美國限制中國太陽能電池產品損害的是中美雙方的利益,更會影響美國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和中美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
作為中國光伏企業對美“雙反”案的代言人,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澄清了一些事實并表達了中國光伏企業的態度:“中國光伏企業將繼續在反傾銷和反補貼程序中積極、頑強、有力地抗辯,為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盡最大努力。”
同時,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還將于本月24日牽頭組織國內一線光伏企業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據前瞻網了解,屆時,施正榮、苗連生等光伏業界“大佬”將悉數參加,并將在會上舉行“光伏可持續發展聯盟”揭牌儀式,行業“抱團取暖”態勢愈加明顯。
或將再擴國內市場
相對于光伏生產企業的“哀鴻一片”,國內光伏產品的應用領域則完全不同。北京鋒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光伏建筑開發的地產商,其公司生態建筑部品部件事業部總經理劉江在得知光伏初裁稅率時表示,國外市場的倒逼必定會使國內光伏產品的價格進一步下降,有利于光伏建筑的開發。
鄭虹生則表示,目前國內光伏建筑商業運行的盈虧“臨界點”已經來臨,如果政府在國內的光伏產品應用領域繼續加大支持和補貼力度,彌補國外市場的損失也是有可能的。
目前,政府對于光伏產品的應用有兩個支持政策:針對光伏發電的“金太陽”工程和針對光伏建筑的“太陽能屋頂”工程,其補貼額度均為5.5元/瓦。鄭虹生指出,目前大規模的光伏項目開發,其國內市場價格為10元/瓦左右。
在李俊峰看來,這樣的補貼力度已經足夠。政府不能無限度地補貼一個產能明顯過剩的行業。“光伏組件價格也許還會降,但幅度會很小,因為光伏產品的價格已經再無可降了。”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在全球40G瓦的光伏產能中,中國大陸就占了30G瓦,而2011年全球的總需求僅為27G瓦。
業內人士表示,我們目前急需行業自律,調整產能,誰也靠不了,只能靠自己。從另一面看,目前的困境也不全是壞事,它有助于壓縮產能,增強一部分企業的應對能力,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