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們怎么了 為什么與“中國夢”格格不入?
也許有人會說,電子書無介質成本,如果能夠依靠低廉的價格獲取海量用戶,那還是有前途的呀!這種說法在當前不成立,因為中國數字閱讀的主要矛盾與閱讀無關。一方面,數字閱讀是移動互聯的分支,目前雖然移動互聯終端銷量已經遠遠超過了PC,但移動商務只占互聯網商務規模3%不到,用戶不會或者不習慣利用移動互聯終端買東西;另一方面,國內用戶內容付費習慣更需要很長時間的適應期,盜版的沖擊也不容小視, “移動互聯支付習慣”與“內容付費習慣”這兩座大山,要想移開非一朝一夕可為,也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做到的,無論它多大。
同時,在圖書內容方面也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必須面臨數據源差的問題,因為歷史問題,很多出版機構數字化基礎很不夠,數據源良莠不齊,格式轉換本身就會出錯,而更多的則是掃描版PDF文件直接OCR轉的,錯字錯段,丟字缺詞非常普遍,至于說缺少圖片甚至封面就更多了。以多看為例,為了保障整體質量,對得起“精品”兩個字,必須人工審校挑錯,這方面付出的人力、財力、物力難以想象,有的書制作需要0.5個人日,而審校往往需要2-3個人日。當然,亞馬遜也是非常注重品質的企業,它采用的方法是一旦出現用戶投訴就下架,發回出版社糾錯。但是,在中國,電子書收入不足出版社的1%,其糾錯成本遠大于收入,很難有動力去修改。
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到另外一個問題:中文版式本身就是復雜多變的,在版式方面,西文書版式簡單、變化較少,95%的圖書是純文字的,別說圖文了,甚至連字體變化都不多,但現代中國版式強調圖文混排與字體變化,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本宋體的書里你看到一段楷體的字,自然反應就是對話或引文,看到一段黑體的字你就知道是強調,版式所形成的“閱讀思維習慣”在中國人的頭腦里根深蒂固,如果缺失,所丟棄的不僅僅是美感。這兩方面的原因,也使得追求“大而全”的規模化、標準化、工業化運作模式舉步維艱。
最后,我們還要回到Kindle設備本身,大家知道,Kindle的主力產品采用的是黑白電子墨水技術,它具備耗電低、不傷眼的特征,對深度閱讀用戶來說體驗很好。但是,它也存在響應速度慢、觸屏操作生澀等缺陷。Kindle大行其道的時候,手機的表現力與性能還很弱小,而今天當人人必備的手機變得越來越強大的時候,當絢麗的色彩、豐富的多媒體表現力與流暢的手勢操作已經深入人心的時候,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回歸黑白時代?
據說4月份Kindle就真的來了,它真的能夠突破以上重重阻礙,成就它的“中國夢”嗎?無法判斷。我只知道,它的數字出版夢在美國實現過,是“可知的”,而我眼中的數字出版未來“不可知”,需要無數的試錯、無數的探索與折騰,路不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