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們怎么了 為什么與“中國夢”格格不入?
圖示:Kindle
據網上流傳的消息:亞馬遜Kindle的入華阻礙已經全部打通,Kindle Paperwhite的中國版將于4月16日起接受預定。
長期以來,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唯一的風向標就是美國硅谷,而中國的IT創業者動輒以模仿為榮,“中國的Google”、“中國的Facebook”、“中國的XX”……其中不乏有成功者,但當我們審視它的成功真相,往往是徹底改變了模仿對象的既有模式,走出了一條新路。乃至今天,中國色彩為國際互聯網舞臺留下了新的印跡,如淘寶、如騰訊。同時,硅谷企業由于其文化土壤與市場環境的不同,進入中國市場卻往往舉步維艱,近的如高朋、遠的像eBay。
數字出版產業也是一樣,漢王科技最早舉起“中國亞馬遜”的旗幟,以電紙書概念一舉上市并轟動一時,最終卻因為內容斷環而銷聲匿跡;隨后,國內最強大的原創內容提供商盛大文學接過漢王的火炬,推出Bambook電子書,率先以內容付費為盈利的模式強勢出擊,卻因用戶量不足逐漸淡化遠去;當當,這家國內最大的圖書電商網站,擁有龐大的圖書用戶與流量基礎,著眼電子書分銷平臺,挾一流圖書資源及閱讀器終端產品, 向“中國的亞馬遜”之夢做最后的沖擊,至今卻未見成效;而亞馬遜也終于按捺不住對巨大的中國市場誘惑,Kindle在經過長期的準備后,即將大舉入華,它的“中國夢”會實現嗎?筆者認為:亞馬遜模式只適合于美國,這個模式在中國行不通,別人不行,它自己也不行。
首先,亞馬遜電子書的成功得益于美國的精裝書與平臺書的出版發行機制,平裝書往往在精裝書銷售一年后發行,而與平裝書同價的電子書則與精裝書同步發行。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到,Kindle電子書大行其道之后,精裝書的數量并未下降,而平裝書市場則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同時因為電子書傳播速度快、購買便利,使圖書總銷售量得到了增長,整體形成了良性循環。從這個意義來講,Kindle是“電子化平裝書”,它聰明地利用精裝書與平裝書發行機制的時間差與價格差,讀者因為“便宜、及時與方便”而購買電子書,也使得kindle一舉成功。而中國不存在這樣的發行機制,只剩下正版與盜版之間的時間與價格縫隙可供利用,這樣就使Kindle書店及其它類似模式的電子書平臺價格越來越低,這樣的產業鏈很難說是健康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