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煤價倒掛 短期內煤價難現反彈
歐債危機及頁巖氣革命,導致國際煤炭出現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最大跌幅,我國煤炭進口量持續攀高。煤炭大量進口,在有利于我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同時,也暴露出國內煤炭生產流通各環節的諸多積弊。
入夏以來,氣溫不斷升高,中國煤價卻屢創新低。
2012年6月25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平倉價由710元/噸跌為685元/噸,單日跌幅25元,刷新全年紀錄。
資本市場上,煤炭板塊“綠意盎然”。
事實上,在去年年末,煤炭衰勢已現。翻檢近三年一季度數據,25家主要煤炭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 31%、17%和 6%。
中國國內煤價雖大幅下挫,但在跌價更狠的“洋煤”面前,卻仍顯得“昂貴”。2009年,我國首次成為煤炭凈進口國;2011年,我國凈進口煤炭 1.68億噸,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煤炭進口國;2012 年 1-4 月,我國凈進口煤炭8200萬噸,同比增長近70%。作為煤炭價格持續下行的世界第一產煤國,中國在家門口,突然遭遇了物美價廉的“外煤入侵”。
外來和尚
一新浪網友在6月份發布微博稱:“美國坑口發熱量為5800大卡報價22.68美元/噸。煤炭鐵路運輸成本為每噸0.0194美元/英里,運送至西海岸運費估算將達到平均18.82 美元/噸。由巴拿馬干散貨船運送至中國秦皇島港的海運費用平均每噸22.74美元,按照17%的增值稅稅率進行計算,美國動力煤的到岸價將約為 75.16美元/噸;大陸煤炭股有難了”。
按1:6.35的美元匯率,上述美國煤炭若運到秦皇島,價格只為477元/噸。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總經理王立鋒認為,“進口煤炭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不可小視,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
6月25日,分析報告稱,“澳大利亞BJ指數現貨價格折合人民幣550元/噸,較去年同期下降29%,較年初下降21%,若考慮海運費7美元/噸,則國內外動力煤價差超過150元/噸,東部沿海地區電廠采購進口煤意愿較高”。
“國內外動力煤在廣州港價差23元/噸”。“最新的秦皇島港口山西優混動力煤平倉價(5500大卡)680元/噸,海運費37元/噸,港口裝卸費23元左右,運至廣州港價格為736元噸;澳洲BJ動力煤價格指數價格為84.65美元/噸,國際海運費6.5美元/噸,17%增值稅,港口裝卸費34元左右,運至廣州港折合人民幣713元/噸”。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除了電煤,焦煤也出現了國內外價格倒掛。2012年3月9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京召開了“鋼企煤炭供應工作座談會”。從會上獲悉,“今年國際煤炭市場價格同比已有20-30%的降幅,特別是部分優質煉焦煤價格,已低于國內同質煤價格百元左右”。中鋼協為此建議,“有條件的鋼廠目前正抓緊這一有利時機加大進口煉焦煤的采購量,降低采購成本”。
在國內外煤價倒掛的情況下,今年1~5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為1.13億噸,同比增長68%,相當于我國煤炭供應量的6.6%,較去年提升了1.7個百分點;而分煤種看,動力煤和褐煤分別增長了183%和108%,是增量的主要構成。我國進口的煤炭,主要來自印尼、澳大利亞、蒙古和越南;業內預計,中國今年預計進口煤炭在3億噸左右。
最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煤炭的出口。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過去10年,美國煤炭年產量基本穩定在11億短噸(0.907噸)左右;2011年,美國煤炭出口量1.07億短噸,其中焦煤占 65%,動力煤占35%。但是,發生在美國的頁巖氣革命,導致美國煤炭在發電量中的占比,從2010年的45%降至去年的42%,今年一季度更是下降至36%。
業界預期,美國頁巖氣產量在近幾年還會大幅上升,導致美國國內動力煤過剩的局面難有實質性改善;齊魯證券預計,美國動力煤出口量將顯著上升。
目前,盡管秦皇島煤炭“有價無市”,但價格一直在670元/噸左右徘徊。
歐債危機及發生在北美大陸的頁巖氣革命,已導致國際煤炭行業提前進入下滑周期。目前,國際煤炭價格正在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最大跌幅。
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研究發展部經理劉志鵬認為:“現在的形勢看來,煤價下跌已經沒有底線。煤炭下游用戶追漲不追跌,觀望情緒嚴重”。
業內的普遍預計是,中國市場煤將與合同煤價格持平,甚至跌破合同煤價,成為兩者并軌的最佳改革“窗口”。
但一些券商分析師卻認為,目前“中國煤價向下的彈性開始變弱”。
其理由多是:中國煤炭事實上形成了地方政府壟斷供給,煤炭的行業集中度正在不斷提升,其話語權也隨之增強;西部新增的產能遠遠大于需求,但由于鐵路和公路運輸瓶頸,這部分煤炭并不能對東部沿海煤價造成壓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