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化巨頭蠶食中國70%市場 本土企業受制于人
并購之瘍
中國本土日化品牌的話語權正慢慢喪失,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現狀。
“現如今,叫得響的本土日化品牌越來越少,一旦全部被外資品牌所掌控,中國的日化企業就可能淪為外資的加工廠,企業產品、技術、管理、財務、營銷乃至定價權全部掌握在外資手中。一旦外資企業舉起漲價大旗,只占少量市場份額的本土品牌只能行跟風、隨和之勢。”業內專家擔憂。
據前瞻網了解,外資日化三強中,寶潔在中國的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聯合利華在100億元左右。而國內數千家日化公司,大部分銷售規模在1億元以下。
目前,日化用品中高端市場上已完全是外資品牌主導,以洗護發用品為例,寶潔旗下有飄柔、潘婷、海飛絲等品牌,聯合利華有力士、夏士蓮,而本土品牌勢力日漸微弱。
一位在日化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區域經理說道,“外資品牌對價格有絕對控制力,消費者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近幾年的若干次并購后,幾大日化寡頭壟斷國內市場的現狀更加明顯,其本土化的戰略進一步讓其地位難以撼動。并購后的“苦果”,中國消費者正在或將為此買單。
2010年年底,科技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商務部等15個部委聯合成立全國高科技日化產業化委員會,旨在聯手推進中國日用化工品產業整合和科技創新,培育在高科技支撐下的日化產業集群。這或許能夠阻擋或延緩中國本土日化品牌慘遭并購的命運。
值得慶幸的是,在外資打擊下,本土日化企業仍然有著頑強的生命力,這幾年,立白在洗衣粉等洗滌領域確立了市場領導者的地位,“男士洗護市場的勞斯萊斯”霸王和迪彩分別成為防脫洗發水和頭發美護品類的領導者,藍月亮在洗手液品類中牢牢占據第一的市場份額……
然而,對中國本土日化企業來說,要想贏得足夠的市場份額,在研發和品牌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農村包圍城市”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國際日化企業大肆兼并國內優秀日化企業,是覬覦國內優秀日化企業辛苦搭建起來的銷售渠道。
近年來,中國日化品市場不但增長率最高,而且潛力仍然巨大。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杭州、大連、青島不到十個城市能被列為一線城市之外,中國廣袤的土地上還有超過270個地級市和370個縣級市,以及數量眾多、大大小小、臥虎藏龍的鄉鎮,更為壯觀的是,中國經濟持續向好,14億人口當中的8億農村人口的消費潛力還遠未被激活。
20多年來,本土日化企業已經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建立起完整的銷售渠道,而國際日化企業的大肆并購,也僅僅占據了一線城市的市場,而二三線城市的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
國際日化企業似乎也看到了所謂的“二三線市場”的潛力。近年來,寶潔不斷有“下鄉”的營銷戰略;聯合利華愛上了電視劇植入廣告,以取悅于愛泡電視的家庭主婦們……
在國內整個日化市場中,本土日化企業能跟外資“較量”的,似乎只有洗滌日化企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寶潔、立白和納愛斯在國內洗衣粉領域占有率居前三甲,但和寶潔不同的是,立白和納愛斯是靠二三線市場做起來的,在2000年前后他們構筑了成熟的鄉鎮市場終端網絡。
他們在經銷商激勵、商超終端陳列、戶外墻體廣告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不管是陳佩斯代言的立白,還是下崗大媽代言的雕牌洗衣皂,或是孫儷叫賣的超能天然皂粉,都能夠引起目標顧客的共鳴,所以才獲得今天這樣的成績。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