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化巨頭蠶食中國70%市場 本土企業受制于人
日化巨頭頻頻漲價 消費者無可奈何
近年來,我國本土日化品牌頻被國際品牌收購,余下未被收購的民族品牌,也日益陷入危機,喪失了基本的話語權。
國際日化巨頭完成大舉并購后發威
近日,寶潔旗下多款洗發水價格上調,引發業內其它品牌一連串漲價行為。
有消息稱這股“漲價潮”刮到了沐浴露行業,包括舒膚佳、玉蘭油、多芬、夏士蓮、力士等多個品牌,提價幅度高達10%~30%,引發不少市民搶購、囤積。
為什么日化產品價格稍有“風吹草動”,市民們就會“草木皆兵”,大肆囤積呢?難道就沒有市場的制衡機制嗎?
“近些年來,國際日化巨頭幾乎完成了對國內日化企業的并購,對銷售渠道也把控得很嚴,本土日化企業沒有話語權,更沒有定價權,日化市場難以有制衡因素與國際日化企業抗爭。”業內專家分析稱。
早已被“圈養”
據前瞻網了解作為改革開放后發展最迅速、最早的對外放開的行業之一,日化行業國外品牌占據的市場份額目前已超過70%,占據的銷售份額超過90%。
一些曾經名噪一時的本土日化品牌紛紛成為外資企業的囊中之物,有的被“圈養”,有的被永久“雪藏”。
這幾年,國際日化企業在國內動作不可謂不大,動作頻繁,中國很多具有競爭力的日化企業紛紛成為跨國公司的“盤中餐”。丁家宜、大寶……這些曾經響當當的民族品牌,現在似乎面臨一個共同的危機:他們不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而是把決定自己生存發展的權利拱手讓給了他們的境外合作者。
2010年6月,全球第一香水制造商、第五大化妝品公司科蒂集團與中國本土品牌丁家宜正式宣布雙方達成了股份購買協議,從此“丁家宜”更改“國籍”;
“大寶,明天見,大寶啊,天天見。”可以說,這句平民化的廣告語因為樸素、溫暖,而擁有令人難忘的力量。長期以來,大寶也一直被看作民族化妝品品牌中的一面旗幟,其旗下的“SOD蜜”、“日霜”、“晚霜”都是家喻戶曉的產品。2008年7月30日,強生收購大寶成功,“大寶”從此“嫁人”;
德國拜爾斯道夫以3.17億歐元購入絲寶國際集團旗下絲寶日化85%的股份,這也是2003年歐萊雅收購小護士后,國內日化界最大的一起并購案。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