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上漲現虛高 影視劇產業危機暗藏
進這個圈子的人越多,搶演員就越頻繁,片酬自然一路高歌猛進。業內專家表示擔憂,這種惡性循環嚴重擠壓了投資方的利潤空間,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
除演員價格的急速攀升,下游播出平臺也對電視劇價格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2007年,一集戲賣70萬元就算很高,如今200萬元甚至三四百萬元也算正常。自2011年10月底廣電總局下發“限娛令”后,各大電視臺都加大了2012年定制或者購買獨播劇的力度,有消息稱,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深圳、東方六大衛視2012年電視劇采購投入超30億元。此外,包括優酷、搜狐在內的眾多視頻網站也紛紛加大對電視劇的投入,高價購買電視劇播出版權。
一家衛視電視劇采購部門的負責人表示,雖然電視劇產量過剩,但熱播劇、精品劇并不多,因此,電視臺愿意花高價買熱播劇,支持收視率,賺廣告商的錢。
央視一套可以拿每集200萬元來買劇集,可是地方衛視經常捆綁在一起與央視競爭,通常是四家衛視,簡稱為“四顆星”。
以2011年初播出的《你是我兄弟》為例,一顆星出資25萬元,四顆星就是100萬元;下半年銷售就漲到一顆星45萬元至55萬元,四顆星加起來就超過央視的價格。因此,現在央視每次出價都可能會被地方組合擊敗。
此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通過網絡觀看影視劇的方式也越來越普及,至此,視頻網站、電視臺和影視制作公司三方形成新的博弈格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