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上漲現虛高 影視劇產業危機暗藏
近年來,影視劇投資越來越受到追捧,但相關人士卻表示,雖然看起來賺錢,做起來卻并不容易。
老劉是北京一家廣告公司的總經理,從2004年起就開始涉足電視劇投資領域。
他表示,電視劇雖然比電影的風險小,但每年也有近三成屬于賠本賺吆喝。做電視劇其實是一個好吃難做的“香餑餑”。賠本的原因主要是不懂行或者買方的不可知風險。
這幾年,類似地產商、煤老板這類人都來轉做電視劇。但老劉坦言,外行人拍電視劇遭到損失的不少。“去年,古裝劇很火,很多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某地產商看著眼饞,就想去投拍古裝劇,但他完全不懂門道,導演、演員、編劇、拍攝檔期、制作、發行等‘一條龍’服務都打包給專業公司,結果預算內每集30萬元的劇集,被專業公司以‘拍攝檔期延長、制作需增加特技、發行公關費不足’等借口忽悠到每集80萬元。地產商賠慘了。”
老劉說,這樣的例子俯拾即是。而且,就算是懂行的人,還會遇到買方的刁難,何況是初入者。“去年,某公司以《新白娘子傳奇》為藍本,拍了一個戲說型的劇集《遇見白娘子》,投資2000多萬元。在開拍之前,央視表示將購買這部劇集。但拍攝完成后,央視相關人士調離,而新接手的人無意購買。由于當初未與央視簽署書面協議,最后這部劇集未能播出,投資方血本無歸。”
知名編劇汪海林表示,2011年全國共生產3萬多集電視劇,有1/3沒有播出機會,產量過剩較為嚴重。電視劇還處在買方市場。像央視和各大地方衛視經常有突發性節目調整、政策變動等,一些電視劇只能被擱置或取消播出。
虛高價格揭秘
對于“做投資的這幾年,什么事情讓你印象最深刻?”這個問題,老劉表示:“我在這個圈子8年了,但電視劇價格火箭般上漲還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08年單集投資額一般在40萬元至50萬元,2010年單集投資150萬元已經讓人感覺是大制作,而2011年,《楚漢傳奇》、《曹操》、《武則天秘史》等大劇投資都超億元,單集成本為200萬元至300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演員片酬的猛漲和電視臺、視頻網站對熱播劇的爭搶導致價格“虛火”,扭曲了這個產業鏈上的利益生態。
“目前,演員片酬占到投資成本的60%以上。一線演員就那么幾個,屬于稀缺資源。現在投資又沒什么門檻,誰都可以進來。比如,你想找孫紅雷演,每集50萬元覺得貴了,那后面還有一大堆人在排隊搶他呢!像文章、孫紅雷這類一線演員,片酬能達到每集70萬元至80萬元。而在2008年以前能開出每集30萬元算是天價了。”老劉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