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跳水” 紡織企業“棄棉”
如今,棉花價格“跳水”,已棉花為原材料的棉質服裝區仍在漲價,且漲幅不小。
數據顯示,自從今年3月份,中國棉花價格指數達到10年來同期的最高值——每噸漲到31241元的價格后,便開始了持續下跌。數據顯示,8月4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顯示的棉價為19716元/噸,同比跌84元,不但已經跌破有關方面公布的新年度19800元/噸的收儲價,而且與今年3月份相比,跌幅達到36.9%。
但物價物價部門統計的數據卻顯示:與2010年同期相比,2011年純棉秋冬裝價格普遍上漲10%-20%左右。記者走訪時發現,有不少消費者都感慨,現在市場上低于1000元的純棉大件冬衣很難買到。
“從目前的紡織服裝市場的行情來看,可以說棉制品原材料價格每天都在下降,但是市場上銷售的新裝棉質秋冬裝卻并沒有降價,也沒有打折,像我們這個品牌與去年相比價格還漲了近20%。”對此問題,該銷售人員給出的解釋是,對于品牌服裝來說,服裝的市場銷售價格已經不能單純用原材料的生產成本來衡量,產品附加值更多由品牌和品質來創造和保證,因此原材料的波動對其影響不大。
“雖然作為純棉服飾制品的原料的棉花價格下降了,但是在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中,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貸款利率上調等,這些不爭的事實擺在企業面前,不僅影響了紡織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也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所以說,面對錯綜復雜的市場因素,原材料的價格只是影響服裝成本價格的一個因素,并不代表全部。因此,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純棉服飾價格上漲是不足為奇的。”10月22日下午,鄭州某知名服裝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消費者與紡織企業雙雙“棄棉”
其實,在棉花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并非摻雜了品牌效應、附加值等因素促使了知名品牌的純棉服飾市場銷售價格上漲。記者走訪煙臺市以服裝批發為主的三站市場時,發現無論是大型的批發門市,還是個體的服裝店鋪,其經營的商品凡是與棉花有關的棉制品,如床單、被套、布料等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在該市場內某家商城二樓的一家制衣攤位上,經記者詢問發現,就連普通的白棉布每米都較去年上漲了5元左右。一位經營布匹生意的老板告訴記者,現在做衣服的成本都有所增加,很多純棉制品的忠實老主顧過來扯布,一聽又漲價,就無奈的選擇了放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