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比美國貴70% 國外超市產品到國內成高檔
2013-10-30 13:50:43 責任編輯:QZ112 來源:新浪財經
研究員朱慶驊表示,導致國內服裝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人工、租金等成本的上漲。這些推高了服裝制造成本,進而對終端零售價格形成支撐。
北京白領時裝有限公司設計總監付奎認為,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上漲是最基本的兩個影響因素。
“今年國內羊絨類服裝價格大概上漲了20%到30%,與羊毛、羊絨價格的上漲直接相關。”付奎表示。
劉曉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服裝零售行業的從業人員流動性較大,但是很多公司為了持續發展都渴望能夠穩定住員工,近年來員工的工資福利等都在不斷上漲。
“人工成本的漲幅大概在10%至20%左右。”朱慶驊研究員表示。
任力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近年來商場的租金隨著商業地產的升溫也在不斷上漲,這些都會最終反映到服裝的價格上。
據劉曉透露,有的服裝品牌進入商場后,由于面臨著商場巨大的租金、抽成等壓力,會選擇大幅度提高自身銷售價格,有的甚至高達成本價數倍以上。
劉曉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很多大商場的租金都比較高,有的服裝品牌所要支付的商場租金甚至比它的營業額都要高,此外有些商場還會根據商家的營業額進行不同比例的抽成。
“很多商場為了保持自身收入,還會以營業額為標準對入駐商家進行嚴格考核,如果一個品牌連續數月(不同商場規定不同)排名最低,甚至有可能會被‘勸退’出場。”劉曉表示,一些服裝品牌為了不被淘汰,也可能會通過提價來“增加業績”。
任力也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國內服裝企業大多選擇倍率定價的方法,即以其成本價乘以幾倍去定價,商場里的倍率相對會更高。
低價洋品牌借勢起身
在國內服裝品牌價格飛漲之下,黃晶開始關注國外品牌。她驚奇地發現,一些國外比較好的服裝品牌甚至比國內的還要便宜,現在的她已經開始把更多的視線轉移到了海外代購。
據悉,斯密街商務咨詢公司在對比了中美兩國50個品牌旗下500件商品的價格后得出數據,中國出售的服裝價格比美國平均貴出70%。
但在劉曉看來,現實中一些國內高價服裝品牌往往并不叫座,比較受歡迎的高價服裝大多數仍是一些洋品牌。
對于洋品牌高價仍備受追捧的現狀,任力表達了自己的一些擔憂。
“現在有些所謂的高價國外品牌服裝,其實在它們的本土就是超市類產品,本身在國外折合人民幣三五百元的售價,到了中國卻搖身一變成為了高檔產品。”任力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