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煤”成風 煤炭業產能過剩加劇
煤炭行業產能過剩顯現
以巨虧出名的京東方,因倒手一座煤礦扭虧為盈。京東方的成功,讓一些主營業務艱難的上市公司紛紛效仿,一些“殼公司”絞盡腦汁想傍上財大氣粗的煤老板,民營資本更是不甘落后。然而,當前鋼鐵、電力、水泥等產業增速下滑已使煤炭需求增幅回落,在眾多非煤“巨鱷”扎堆煤礦業的情況下,行業產能過剩風險也將加速凸顯。
“傍煤”成時尚
“辛辛苦苦做一年主業(非煤),還不及輕輕松松倒一手煤礦賺錢!”這是近來一些大型非煤企老總們的感嘆。
3月16日,京東方發布業績快報顯示:2011年實現凈利潤5.61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公告顯示,此番扭虧主要因轉讓鄂爾多斯市京東方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股權項目,預計產生約37.2億元收益。此次京東方轉讓股權涉及的4.5億噸煤炭資源目前還在等待內蒙古國土資源廳審批及核發探礦權證,公司尚未取得最終權屬證明。
雖然獲得了巨額收益,但京東方的主業仍在巨額虧損。公司公告顯示:2011年全球終端電子消費市場持續低迷,受此影響,公司主要液晶面板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造成公司2011年產生較大經營性虧損。同時,公司第5代tft-lcd生產線進行產品結構調整,進行小型化設備改造,導致“產線稼動率”降低。此外,公司第8.5代生產線于2011年9月開始量產,第四季度處于產能爬坡期,造成了一定虧損,據此測算,京東方2011年經營性虧損超過30億元。
“從某種程度上說,京東方開了個不好的頭,京東方的‘倒煤’成功,難免會引起一些主營業務艱難的上市公司效仿而扎堆煤礦。”煤炭業一位不愿公開身份的權威人士表示。
事實也印證了這位人士的說法。TCL集團(公告稱,4月6日,全資子公司惠州TCL資源投資有限公司(TCL投資)與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億利集團)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內蒙古和新疆分別成立合資公司,合作開發煤炭資源、金屬礦產資源等項目。
根據協議,雙方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設立合資公司,首期注冊資本為4000萬元,TCL和億利集團分別出資49%和51%,并持有相應股份。由于TCL集團在呼和浩特正在投資建設年產300萬液晶電視的工廠,按照當地政策,公司正在申請煤炭資源配置,如若獲得配置,TCL集團與億利集團的合資公司將在內蒙古合作勘探其他的礦產資源項目。
同時,億利集團擬以現金4500萬元向新疆TCL增資并持有增資后新公司50%股權,雙方合資公司在新疆開展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發項目。資料顯示,新疆TCL系TCL集團于2010年7月在烏魯木齊注冊成立,注冊及實收資本2000萬元,主要業務為開展能源和礦產資源勘探,2011年10月獲批準在新疆布爾津縣境內沖乎爾地區面積約461平方公里的區域進行整裝勘查,但目前尚未獲得探礦權證。
華電國際4月16日也發布公告稱,通過收購順舸公司100%的股權,獲得順舸公司二道嶺煤礦合法采礦權。本次收購的總對價約為6.7億元,收購完成后,公司預計增加煤炭資源保有儲量2849萬噸。
值得關注的是,現在內蒙古正處于煤炭企業兼并重組階段,華電國際控股收購內蒙古燕家塔露天煤礦后再次出手收購順舸公司位于內蒙古的煤礦,其收購煤礦資源緊跟地方政府煤炭整合步伐。而根據我國煤炭的“十二五”規劃,隨后還將有眾多省市開展煤礦的整合。此前,華電國際通過煤礦收購取得山西朔州煤礦整合資質并已整合形成510萬噸的年產能。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目前,滬深兩市從事煤炭開采的上市公司已經有40家,而2007年年底僅有22家。事實上據統計顯示,兩市一共有55家公司的主營產品包括了煤炭,另外還有多家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煤炭開采、洗選、銷售等。
煤炭業的利潤豐厚早已為人所知。截至4月10日,已披露年報的24家煤炭上市公司全部實現贏利,合計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8.28%,而2010年全部煤炭上市公司凈利潤總和同比增長29.28%。
在眾多非煤“巨鱷”扎堆煤礦業的情況下,行業風險也日漸凸顯。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