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產能過剩 中小企業將出局
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遭美國“雙反”,行業遭受重大打擊,再加上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中國光伏企業均感受到凜凜寒意。
而就在大約一年前,光伏行業還是中國最炙手可熱的投資領域:不論資金規模,不論出身背景,投資人們“拎著錢袋”沖入這個“潛力無限、前景光明”的行業,夢想著日進斗金。分析師們稱,2010年對全球光伏制造商而言都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景氣年份,市場規模達到約600億美元。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光伏生產制造基地出現一波創業高潮,專業與不專業的商人們紛紛創辦各種太陽能制造企業。2010年10月,以織襪起家的浪莎集團籌資10億現金成立浙江安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2月,羽絨服生產商波司登控股集團與江蘇康博科技公司宣布共同投資60億元打造高純硅項目,號稱年產6000噸,產值可達100億元。三星、友達光電、臺積電等亞洲知名電子產品制造商也紛紛在該領域投以重注。拿浙江一省來說,2007年之前從事光伏行業的企業只有30多家,而到了2010年,這個數字已經翻了7倍,達到200多家。
中小光伏企業將出局
這一切就在一年之間徹底反轉。市場萎靡、產能過剩、價格大戰、雙反調查……中國光伏產業外困內憂中被迫集體“入冬”的跡象已顯而易見。
2011年第四季度,156mm的多晶硅片價格從最高時的4美元/片持續下跌至1.5美元/片。而硅棒價格在11個月內“800元/公斤下跌近400元/公斤”。包括多晶硅片在內的光伏產品價格呈現出一路向下的下滑曲線,且毫無復蘇跡象。
2011年11月下旬,中國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發布三季報,數字一片慘淡。在美國上市的8家中國光伏企業中,僅大全新能源和晶科能源保持贏利,其余6家均出現不同程度虧損。國內四大光伏巨頭英利、尚德、天合光能、賽維LDK四家企業共虧損2.9億美元。
屋漏偏逢夜雨,關于尚德和賽維LDK即將破產的傳言甚囂塵上。有知情者指出,傳聞即便不實,也并非空穴來風,資金鏈繃緊已是實情。本年度中期財報顯示,賽維LDK和尚德的短期債務分別高達22.14億美元和16.69億美元,速動比率懸于1.0之下,短期償債能力值得懷疑。有消息稱,尚德電力已準備了1000萬美元的人員遣散費用,以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裁員。
在2007年的鼎盛時期,賽維LDK和尚德,市值均高達百億美元。然而隨著對于前景的悲觀情緒在資本市場四處蔓延,如今,這兩家中國光伏行業最著名領跑者的市值只剩下約三四億美元。
“但是像無錫尚德、江西賽維這樣的龍頭企業,還是應該信任其可持續運營的能力。起碼地方政府也不會坐視這類標志性企業倒閉。”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道。
相比之下,中小型企業更難以扭轉出局的命運。“光伏業將會以市場為主導,進行重組升級,淘汰產能落后的小型企業。這一趨勢不可避免。”業內人士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