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的“郁悶” 一座石油城市與資源的沉浮
“春風不度玉門關”似乎成了過去玉門發展的讖語,不過玉門正打算借風改變自身的命運
留 守
每年清明,徐生宏會回到老玉門市祭拜已逝的父母。每次歸來,徐宏生總不由感慨,那個地方“一次比一次荒涼”。
玉門新城東南方向70公里處,玉門古城如同一個被拋棄的孩子,靜靜待在海拔平均超過2500米的祁連山中。
那里曾是中國的石油搖籃。鐵人王進喜的雕塑一度是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如今,鐵人像仍在,然而古城已然沒有了城市生活的跡象。居民樓搬遷一空,商鋪緊 閉大門,曾經的行政辦公大樓門窗被磚塊堵上了。200米長的北坪市場,幾乎匯集了這個孤城所有的人氣。
將火鍋店開在北坪商業街隔壁的賈老板,越來越擔心自己的生意做不下去。2009年11月,隨著最后一批石油工人搬離,“老市區的夜晚和周末,徹底沒 有了喧鬧聲”。
這是清明節假期的第一個晚上,偌大的館子里,只有一桌客人。賈老板決定再堅持一年,然后就把店搬到酒泉或者鄰近的嘉峪關市。
“有錢有權,但凡有點能耐的人,早已經搬走了。”面包出租車司機孫桂香搖著頭說。留守的都是像孫桂香這樣“搬不動”的人。
孫桂香在當地一家煉化企業工作了21年。2004年,玉門油田生活基地搬遷,導致了七千多名像孫桂香這樣的石油三產工人失業。
孫桂香一家三口如今住在月租38元的廉租房里。除了孫桂香拉活月收入千余元,他們能拿到的只有280元的低保。
老市區的菜價翻番地漲,每月600多元的開銷,讓孫桂香一家實在不敢奢望新市區1000元/平米的房子。眼看著老市區越來越蕭條,孫桂香一家卻實在 不知道,自己可以去哪里。“過幾年實在不行,回農村吧。”孫桂香握著剛剛放學回來的女兒的手,咬咬牙說。
棄 城
“好好的一座城市被拆了,實在可惜。”清晨,聚集在老市區廣場晨練的老人們還時常發些這樣的牢騷。
老玉門人,永遠忘不了昔日的玉門是何等的繁榮:1957年,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在這里誕生,玉門市政府也由當年的玉門鎮遷往如今的老市區。不到 30年,玉門市就發展成為總面積1.3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8.82萬人、城市人口10.8萬人的一座工業城市。
半個世紀后,伴隨著玉門油田的儲量下降,玉門油田辦公及生活基地一并遷至酒泉,玉門市只作為生產作業區。2003年4月,國務院向甘肅省政府下文, 批準玉門市遷址,遷回曾經的玉門鎮。
事實上,至今,很多玉門人仍然沒弄清楚,玉門市這“最后一遷”背后的動因何在。
按照政府的官方解釋,首要的搬遷原因應該是由于玉門油田生活基地整體搬遷,城市職能、服務對象發生了重大改變。自1995年開始,玉門先后有2.5 萬油田職工,近6萬人口東遷西移,市區人口銳減。
然而玉門老市民堅持說,是玉門政府先決定搬遷“下山”,玉門油田才決定整體搬遷生活基地。
如今,爭論誰先“拋棄”了玉門老城已然不重要。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如今看起來,似乎沒人從這次搬遷中獲益。
數千名的石油管理局職工需要每周往返于100公里開外的生活基地和生產基地之間,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油井依在,繁華已成過往。在老市區老君廟坐落的山溝里,至今仍舊能在斷流的河水表面看到漂浮著黑色的“油花”。1939年,正是在這條河里,國內外 地質學家們發現了中國第一口油井。
遠在70公里之外的新城,也在跌跌撞撞中尋找著玉門的未來。
希 冀
“陰風蔽日天無色”,清代詩人馬爾泰筆下的玉門風沙足以讓人震撼。現在,對玉門來說,這些風沙卻是寶貴的資源。
據測算,玉門常年風速超過3.5米/秒,轄區內風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在3000萬千瓦以上,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有2025萬千瓦。
石油產業的迅速衰敗,最終導致遷城,這些讓玉門格外重視上天賜予的這次機會。
圍繞風電開發,玉門市政府幾乎動用了所有可以調動的資源、時間和人力。記者采訪期間,玉門市委書記詹順舟匆匆趕往南方考察風電企業項目,而發改委新 能源辦公室的主任趙敏則告訴記者,她已經連續幾個周末撲在風電場,沒有休息了。
新城20公里開外,1.5兆瓦的風機整齊豎立在原本荒蕪的戈壁灘上。2009年一年,玉門風電發展迅速,其風電裝機容量超過了前12年的總和。按正 常稅收計算,玉門每年可實現稅收1.8億元。
上更多的項目,建更多的風場,似乎成為了玉門新城自我救贖的唯一出路。目前,中節能、大唐、華電、中海油等國內主要風電企業,都在這里開建或者準備 建設風電基地。
在不遺余力發展風電的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熱情有些“不計成本得過頭了”。
目前國內風電企業普遍處于微利狀態,玉門風電所依賴的西北電網建設和升級仍然嚴重滯后。與同樣發展風電的新疆、內蒙古相比,甘肅風電資源沒有新疆 好,發展也較晚。
風車何時能轉起來?在土地出讓、稅收以及其他方面作出全力配合甚至是犧牲的玉門市政府,也在焦灼地等待著這些風電企業早日產出“金蛋”,這一心情, 絲毫不亞于1998年,在玉門油田儲量逐漸衰竭的時候,人們等待鉆油工人鉆出青西百噸高產油井時的迫切之情。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