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之“堵” 清庫存將是晉江首要任務
“模仿、跟風,是晉江人的優點,也是缺點。”利郎副總裁胡成初說。但模仿者終會遭遇天花板。晉江多數企業早年都是從二三線城市突圍,避開了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后期突破一線城市,許多當地企業遭遇了“滑鐵盧”。“說到底還是品牌的影響力不夠。”胡成初總結說。
一線城市是任何想做全國品牌的服裝企業不可回避的市場,過去,很多企業會抄襲國外品牌,包括七匹狼、利郎、九牧王這些晉江男裝的龍頭企業,也都在模仿諸如POLO、阿瑪尼等國際大牌。但是到了一線城市,“山寨精神”這一法寶不再靈光。徒弟真的遇到了師傅時,其內涵不夠的軟肋很快暴露。“國外大服裝品牌背后都是有自己的文化內涵的。”胡成初說。
品牌內涵不夠鮮明、強勢,讓晉江幫一旦走到更高水平的競技場,就面臨尷尬,“做服裝的,都愛說引領消費者,但是晉江品牌現在有些尷尬,既不能引領,因為一線城市還是國外大品牌在引領潮流,也不能退步到簡單的追隨消費者的喜好變化,很難做。”
“晉江品牌的模仿能力很強,每個企業都在說我要像誰。在反應速度和對時尚的敏銳度都不夠快時,又受限于成本壓力,最終導致了晉江男裝品牌的嚴重同質化。要走出目前的困境,首先商品本身要有精準清晰的定位。”擔任多家公司顧問的吳玲偉對《中國企業家》說。她曾在九牧王工作。
晉江男裝品牌最初的成功都借助了單一品類的成功,比如九牧王的西褲、七匹狼的夾克、柒牌的中華立領。但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當他們的購買行為從選擇單一服飾,到希望能在一個門店里完成全套服裝的搭配后,晉江男裝企業面臨著從做品類,到做系列的轉型。
對晉商而言,這是一個痛苦的戰略抉擇。在自身風格尚未確立時,放棄最初得以成功的支點,就可能會淪為“面目不清的某某”,但堅持聚焦品類,缺少豐富的貨品,門店、專柜陳列做不起來,品牌提升也很難有質的突破。
但危機也給了晉江企業痛定思痛的機會,“這兩年,是晉江服裝企業尋找自己風格、定位的重要時刻。”周少雄說,“現在這個階段,品牌已不能簡單地與知名度劃等號了。”而胡成初的觀點更為直接,“品牌不是老板的品牌,而是屬于消費者的,一個品牌是否成功,就看它是否有具備忠誠度的消費者。”
停止照搬,意味著晉江品牌需要消化吸收外部養分,再與自身融合,創造出自己品牌獨有的風格。而明確品牌風格,通常有兩種解決途徑:通過品牌梳理過去的發展歷程,確定一種風格;或者完全跟過去割斷,重新創立一種風格。
七匹狼和九牧王都選擇了前者。這種方式,顯然要穩妥許多。
雖然庫存壓力仍大,九牧王工廠內工人們仍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2012年,七匹狼嘗試延續了從狼文化中延伸出“奮斗文化”,升級品牌,提出“品格男裝”概念。九牧王過去定位是“西褲專家”。但只做褲子,既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也不能支撐專賣店的平效。于是,2008年九牧王提出“睿變由我”的口號,將產品從褲裝拓展到了上衣。2012年,它又期望通過“優雅紳士方程式=大衣×西服×西褲=九牧王優雅男人”的搭配概念,重塑品牌內涵。
但林聰穎對目前的品牌定位并不滿意,認為九牧王現有品牌覆蓋的消費群體范圍過大,“為設定更清晰的品牌定位,需要用不同的品牌細分消費者”。他表示,如果有機會,九牧王未來會通過代理、收購、合作等方式,獲得兩到三個比九牧王更高定位的品牌。
分析人士指出,晉江服裝企業早年的成功,源于中國服裝業還在簡單地把服裝分為“男裝、女裝、童裝”三大類時,晉江企業最先提出來“休閑男裝”的概念,當時市場上還沒有什么人(職業、階層)應該穿什么衣服的概念。但是當下的服裝市場,“休閑”一詞已然顯得老套,“時尚”正在成為服裝業的主流,國外快時尚品牌在中國不停地攻城略地,令晉江幫好不羨慕。
不同顏色的七匹狼商標代表不同的產品系列
但走時尚路線,就意味著對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特別是90后)有深刻的理解力。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晉江,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是,要提升自身品牌,深刻理解市場變化,必須從服裝設計入手,更直接更快地捕捉消費者需求。但是由于渠道代理制的盛行,使得市場終端的反饋信息,沒有辦法很直接地到達服裝品牌商。
在周少雄看來,晉江服裝企業乃至中國服裝行業,還處在轉型升級的關口,“企業需要從消費者未來需求的角度出發,思考產業鏈的深度延伸。現在在企業內部,設計師的地位越來越高,為了設計出符合消費心理需求的產品,他們與市場部門的溝通也更緊密。引領消費是有風險的,但七匹狼寧愿付出代價,也不愿意走在消費者后頭。”
所有產業鏈前端的變革,最終都將體現在終端門店里:升級店面、推出更具吸引力的商品陳列,就連營業員的服務水平也要升級。“過去,只要有機會拿到店面,就能賺錢,現在需要對人力素質持續投入,才可能創造更高的價值。同時,企業還要在提升速度和成本控制之間找到平衡”,周少雄說,做到這點“感覺很簡單,做法很復雜”。
七匹狼今年最大挑戰,來源于店鋪相對成本增加。店面調整還沒到位,營業員相對成本也是上升的,但能不能帶來營業業績同步增長,能不能消化這種成本,還尚在未知之數。終端產品升級,也不是每個店都能完全升級,太快會影響店面生存,太慢又會影響品牌形象。
“有些事情已經在做,但離真正做好還有一些距離,我們還沒有達到目標。有些問題會不會在2013年發生?我覺得形勢還不是那么樂觀。”他的這種擔憂恐怕并非多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