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渴籠罩下的云南咖啡 種咖啡不如種菜
記者了解到,即便是在潞江鎮這樣的咖啡種植面積占優勢的地區,也有很多人發現,現在種植咖啡可能不如種蔬菜賺錢,甚至連外出打工都不如。
保山市農業局上述負責人表示,現在交通方便了之后,很多人發現種蔬菜可以掙錢,因為價格好的時候,一畝蔬菜的產值可以達到2萬元。
事實上,2002年,在咖啡豆價格大幅走低的情況下,眾多咖農無法接受低價而紛紛砍掉咖啡樹轉種甘蔗、茶等作物,當年,云南咖啡種植面積急劇縮小。
一位在潞江壩種植咖啡20多年的咖農告訴記者,自己身邊也有砍了(咖啡樹)種其他經濟作物的情況。
隆陽區農業局黨委書記楊正清表示,隆陽區也出現了咖農砍掉咖啡樹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并不多,翻毀的面積不到100畝。
多位業內人士在采訪中表示,一般來說,咖啡種植戶可以承受2~3年的價格低迷,但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就有可能出現大規模砍樹的情況。
隆陽區熱作站的調查數據顯示,隆陽區現有咖啡種植面積169885畝,2013年計劃種植面積2872.5畝,落實面積1223.5畝,占計劃種植面積的42.59%,現已種面積535畝,分別占種植面積和落實面積的18.62%及43.73%,低改(臺刈)面積5506.4畝、翻毀面積2635畝、育苗726萬株。
張華昌表示,上述翻毀的2635畝面積中,被砍掉的多是一些樹齡比較長的咖啡樹,有的是用來種新的咖啡苗,也有的是農戶用來改種苞谷。
發展滯后現行業無序競爭
盡管保山咖啡種植時間較早,但即使是與云南省內其他地方相比,其發展卻已經相對滯后。
根據《云南省咖啡產業發展規劃(2010~2020)》,普洱市的種植面積將超過保山,而德宏將與保山持平。但實際上,普洱、德宏等地的咖啡產業發展卻異常迅猛。
據《普洱日報》的報道顯示,截至2012年底,普洱全市共有咖啡65萬畝,投產27萬畝,咖啡產量3.65萬噸,實現產值9億元。此外,普洱市提出,力爭到2016年,全市咖啡種植面積達100萬畝,投產70萬畝,年產咖啡豆10萬噸,咖啡總產值達100億元以上。不僅如此,星巴克、雀巢等國際巨頭也在普洱進行規模不小的采購。
而德宏州也號稱擁有咖啡種植面積26萬畝,并且擁有全國最大的咖啡深加工生產線。
保山市農業局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普洱和德宏在咖啡種植方面都是后起之秀,當地領導也相當重視,普洱的規模比保山還大,德宏則得益于有后谷咖啡這樣的龍頭企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保山市咖啡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的同時,行業也出現無序競爭等亂象。
多位保山當地咖啡業人士表示,保山做咖啡的人很多,但大都很散、很亂、很小,沒有形成一個共同體,沒有形成一個品牌,外面的人也不知道哪一個好,這就形成無序競爭,浪費資源,沒有把應有的價值最大利用。
保山市農業局上述負責人表示,保山咖啡產業面對的最核心問題保山沒有像樣的龍頭企業,它有十多個生產企業,連流通企業一共30多個,但都是小打小鬧,對保山的咖啡產業帶動不大。以前統計,保山的咖啡產業中80%~90%的比例是賣原料。
據當地相關人士透露,保山當地企業還出現了彼此壓價的情況。面對外面采購的大客戶時,如果A報10塊拿到訂單,B就有可能報9.8元的價格搶過來,然后C可能再報9.3元,以更低的價格來搶,這樣最終導致所有的人都不賺錢。而且有的人在以低價拿到訂單之后,甚至可能會在產品中以次充好,對整個產業都產生不良影響。
保山新寨咖啡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顯文建言,政府應該對當地的企業進行引導,形成合力,規范運作,不要在內部搞惡性競爭。而且還應該兼顧咖農,考慮到各個環節的利益。保山的咖啡如果能夠整合來做,應該可以做到不低于100億元的產值。但現在只有不超過10億,今年可能更是只有5億元左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